第A14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2月0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91岁老人挺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医生:对于跌倒,老年人务必预防在前

翁老出院前敬礼感谢医护人员们的付出。 医生供图

    2月8日,术后一周,翁老在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的病房内,已经可以翻身、坐起活动,先前骨折的疼痛也明显减轻,准备出院了。病区的医护人员们都特别为这位在战争年代都没有打垮的老人能挺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感到高兴,而翁老则用一个军礼感谢医护人员们的付出。

    今年大年初三上午10点左右,翁老从床上下地时不慎滑倒,在地上动弹不得,疼痛剧烈,被120送到宁波六院后,经CT检查明确为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骨折的一种,老年人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宁波六院创伤骨科二病区主任李明主任医师解释,髋部骨折后往往会出现局部肿胀、明显疼痛,甚至伤肢短缩外旋畸形,无法行走,而老年人骨折后所需的骨骼修复时间会较年轻人更长。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长期卧床极易引发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关节黏连僵硬等并发症。因此,李明评估翁老的身体条件并征询子女意见后,建议翁老手术治疗,避免长期卧床。

    术前检查中,李明注意到翁老的髂内动静脉、股动脉和股静脉都钙化严重,“跟石头一样”,术中牵引床力量稍大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大出血。此外,高龄老人本身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都已达到衰竭的临界状态,缺乏代偿能力,在外伤和手术的双重打击下,术中、术后都存在较高的心衰、肺衰、脑梗等风险。

    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术前,李明把翁老的十几个化验单和B超、CT、MRI等7项检查单结果全部存进了自己的手机,反复揣摩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风险,模拟手术中的每一个步骤,以确保手术过程稳妥又快速。

    上周三下午,李明终于成功为翁老完成了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用时仅30分钟左右,术后翁老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好。出院前,李明叮嘱翁老和家属,稳妥起见,术后一个月内先借助轮椅活动,一个月后可尝试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行走,三个月后再尝试独立行走。

    李明提醒,由于骨骼疏松、肌肉萎缩、神经系统协调和稳定能力下降、前庭感觉能力失衡、视力下降等众多原因,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跌倒的后果小到肌肉扭伤,大到骨折甚至颅内出血。有数据显示,跌倒已成为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其中,髋部骨折就是老年人跌倒后一种非常常见的后果——致残率很高、死亡率超过30%。因此,对于跌倒,老年人务必预防在前。

    记者 徐露清 通讯员 赵蔚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