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鹞子

    □成迪夫

    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又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日子了。

    鹞子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超过2000年历史。最初称作“鸢”或“鹞”始见于《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仿照鹰的样子制作的放飞物,故有木鸢、风鸢等名称。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墨子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做纸鹞。到了五代时在纸鹞上加簧片和哨子,其鸣如筝,始有“风筝”之称。到了宋代,放鹞子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并开始盛行。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有放鹞子的生动画面。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英国博物馆还把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自稍懂事起,最爱听大人们讲故事和猜谜语,其中有一个谜面是“天上一只鸟,要用线牵牢,不怕大风吹,就怕大雨浇”,那时只知道谜底是鹞子,却从没见过鹞子。重复着让我们猜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当第一句谜面刚出口,“鹞子!”我们便争先恐后学会抢答了。可鹞子究竟是什么?长什么样?那时鹞子在我们心里一直比谜语更像谜语。真正见到鹞子大约是在七八岁的光景,一群比我们稍大的孩子在田间追逐嬉戏,其中就有人在拉扯着一根线放鹞子,那比脸盆还大的鹞子飘起来后,慢慢升得越来越高,最后居然只有盆子大小了,看得我目瞪口呆。

    那时候,鹞子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扎的。扎鹞子需要准备竹条、纸张、糨糊和细线,鹞子的制作包括“削、扎、糊、绘”四种技艺。扎鹞子的骨架是细竹条,竹条在农村随处都是,废弃的扫把柄、小竹竿等,用菜刀将它们均匀劈开削成的一根根细条,用小刀把细条轻轻刮去毛刺。竹条的粗细匀称非常重要,横竖十字架的主骨要稍粗些,削成筷子般粗,分别叫鹞子的脊和梁,但又不能太粗,受重的鹞子飞不起来;其他的撑架骨可稍细,如织毛衣的针般粗细即可,但不能太细,怕支撑不住鹞子高空飞行时的压力。搭鹞子的骨架那是全凭自己的想象,那时既没有现成的图纸参考,也没有如今的视频指导,用竹条搭成自己心中事先想好的式样。首先将脊和梁固定,两边必须保持对称,这样可以使左右吃风面积相当,随后按对称搭上撑条,再用细线扎捆结实,做出各式鹞子骨架。当然也不会有多么复杂的设计,基本也就是三角、六角、王字、八卦等简单的几个式样。

    当年糊鹞子用的是糨糊。将面粉加水熬成糊状,然后用筷子快速搅拌捣稀,便是有很强黏性的糨糊。鹞子的面纸一般是平整的旧报纸或是废试卷,依照鹞子的骨架,把纸裁好,并留出一定的边缘,在纸的边缘部位剪一些口子,用薄竹片将糨糊涂在边缘收口。涂在骨架上的糨糊要均匀且干净利落,随后还要裁些小纸条粘在骨架和纸面上固定,以免鹞子起飞吃风大(受风力大)时被刮破。鹞子上的图案基本是简单的人物、走兽、花鸟图形,或是用毛笔描上“春”“福”之类简单的文字和一些祝福语以寄托心愿。放鹞子其实也是人们祈福消灾的一种行为,所以还有在端午期间放鹞子的,被称之为“放殃”,放飞一年灾殃的意思。最后在鹞子上端的几个角系上拉线,并与中心线一起打结,拎在手上能保持平衡即可。鹞子的尾端大都揪一把茅草或油菜花枝作坠子,这样的鹞子也叫“茅草鹞”,主要是起平衡作用的,也有用纸裁两条飘带,飘带随风飘扬,空中的鹞子便有动感,好似水中摆动尾巴的蝌蚪。

    放鹞子最大的乐趣当然在于放的过程和高度。那时农村的庄稼地没有过高的农作物,也没有电线和楼房遮挡,在田塍上,一人手持鹞子的中心条,迎风站在鹞子的背后或侧面,将鹞子举与肩平,或举过头顶,使鹞子平衡并略向前倾。一人手持线团,左手拉着鹞子线,先放出一段儿线,与持鹞子者相距十几步远。两人相互配合,持线人迎着微风快速地跑起来,待风力适宜时持鹞子的人将鹞子一松手并向空中向上一推,持线人拉紧线绳,尽量增加风对鹞子的阻力,使鹞子借助人的拉力和风的阻力冲向蓝天。这时持线人感觉手中的线有拉拽感时,便边跑边放线,放一段儿线,停下来,用手拉一拉,鹞子往上升高些,再放一段儿线,这样放放停停,鹞子便慢慢越飞越高了,直到手中的线团放完,就攥着线板,时不时拉一下线,鹞子则稳稳在高空迎风悬飘着,坠子随风飘荡。当然也不是所有鹞子都能飞起来,不少鹞子在起飞时上下翻滚,划一个大圈就掉下来了,也有跑得满头大汗却怎么也飞不起来的,未免令人垂头丧气,也被小伙伴们笑话。那些飞起来的则手舞足蹈,互相还要比一比谁的更高。此时孩子们马上会组成几个阵营嚷嚷着一比高下,更有跑回家去取线团让支持者的鹞子飞得更高……

    如今,只要天气稍合适,在公园或广场上能见到很多人在放鹞子。鹞子在空中漫舞争艳,孩子在地面嬉笑追逐,热闹非凡,引来路人争相观看,啧啧称赞。鹞子的形状也多种多样、五花八门,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还发展出了人物、飞机、轿车鹞子等新样式,有七串连、十九串连等,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有观赏的,也有特技的。更有的增加了发声和鸣叫功能,鹞子在空中灵动了起来,一切变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仿佛赋予了鹞子生命。网上有个段子说,有位大妈猛然见天空上有个观音手执净瓶,以为观音下凡,愣是跪地拜了起来,后来仔细一看居然是个鹞子,呵呵,当然那是笑话而已。此外,人们不仅白天放鹞子,夜间也放,夜里的鹞子大多带荧光的,也有在鹞子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也有人一年四季在放鹞子,据说那样可治颈椎病。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鹞子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放鹞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亦远远不止于此。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