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烽火台旧址。 通讯员供图 |
日前,研究人员在奉化区松岙镇南山山顶发现一处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的烽火台遗址。该烽火台距今已有460多年,它的发现对研究浙东海防和象山港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昨日,记者在85岁的地方文化研究者卓信康的导引下,从松岙镇小沙湾哑口山脚出发,经过30多分钟爬上南山。在山的最高处,卓信康停下了脚步,指着保存尚完好的一处烽火台对记者说:“这就是我考古中新发现的明代烽火台遗址。” “如今烽火台遗址上还有不少砖头。我通过一些志书仔细查找,判断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三年(1554)修建的烽火台,属于松岙8座烽火台中的1座。距今已经有460多年了。”卓信康介绍道。 经过测量,这座呈梯形的烽火台长约8米、高约3米。 “它是明代的烽火台,在抗倭战争起过一定作用,对于我们研究海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卓信康说。 该烽火台北面山脚下是湖头渡村,紧扼象山港咽喉,为奉化的海上门户,堪称“鄞奉象之口”,是一处军事战略要地和重要的海防据点,也是商旅南来北往的海上交通要道。明嘉靖三十三年,奉化县令萧万斛选择湖头渡作为防御倭寇的据点,在此增设防御工事,驻弓兵百名,有效阻挡了倭寇入侵,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 奉化区松岙镇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拟将该烽火台遗址申报文保点,将其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者 贺艳 通讯员 李贤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