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30日 星期四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搬了好几次家还是睡不着! 认知和情绪问题会对睡眠造成多大“杀伤力”?

郑天明坐诊中。
闻丽丽在药学门诊免费解答患者咨询。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上床时如果情绪不佳,就很容易睡不着或睡不好。除了情绪,对睡眠问题以及助眠药物等的错误认知,也会给睡眠本身带来不利影响。认知和情绪问题对睡眠造成“杀伤”的例子,宁波市康宁医院睡眠诊疗中心的医生们屡见不鲜,很多患者曾深陷其中,经医生诊治后才终于夺回睡眠“主动权”。

    为睡觉搬了六次家 却仍是徒劳

    30岁出头的何超(化名),去年出现了严重的睡眠障碍,入睡时看到一丝光亮,听到一点声音都会翻来覆去睡不着,为此他搬了六次家,最后忍无可忍搬到了庙里。

    但在庙里住的这段时间,他的睡眠状况还是没有改善,因为庙里有鸟叫虫鸣,就算是这些白噪音也会让他心烦意乱。最后,他只能来宁波市康宁医院睡眠诊疗中心求助医生,在郑天明主治医师的诊治下,终于有所好转。

    郑天明表示,何超出现睡眠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睡眠环境存在错误认知。而除了睡眠环境外,对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等的错误认知,也会助长睡眠问题。

    “比如有些老人很早就上床,甚至6点多就上床,因为他们觉得既然我睡不着,那就早点去床上等,睡觉总会来找我的,但往往是越等越焦急,越焦急越睡不着。其实,他们提早上床只会增加无效卧床时间,并无益于入睡。”

    郑天明说,还有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是,有些人某天晚上睡得不够,于是第二天白天就大量补觉,以至于睡得头昏脑涨,非但不能达到恢复精力的效果,反而越睡越困,其实这种补觉是没有必要的。

    大妈吃药效果不佳  睡眠问题反加重

    认知影响情绪,情绪影响睡眠,这样的影响“链”,在助眠药物的使用中也不少见。据宁波市康宁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闻丽丽介绍,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对助眠药物存在认知误区,比如有些人会把睡个好觉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安眠药上,一旦安眠药效果不佳,就会焦躁不安。

    年近五旬的金大妈得了新冠后出现睡眠障碍,便在当地医院配了安眠药,但吃了几天都没什么效果,晚上还是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这让她越来越焦虑:安眠药都没用,我还有希望睡个好觉吗?就这样,她的睡眠问题非但没能解决,反而因过度焦虑而逐渐加重。

    闻丽丽介绍:“安眠药有很多种类,有的药对某些患者管用,但对另一些患者未必就管用,可能还要经过多次面诊、试用,医生才能知道他适合哪种药。此外,也有一些患者就是不适合药物治疗,需要诉诸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才能缓解。”

    就金大妈而言,她的睡眠问题之所以在用药后反而加重,是因为她本身就处于更年期,再加上她对安眠药存在错误认知(即认为安眠药一定能达到安眠效果),最终导致她的焦虑情绪不断高涨,进而影响睡眠。

    据介绍,像金大妈这样的对安眠药从迷信到失望的患者,还相对较少,更多的患者是一直迷信安眠药,只要睡不着就去买安眠药服用,却忘了药不能随便吃。“有的安眠药效果虽然好,但服用过量或长期服用都可形成药物依赖,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专家表示,防范认知和情绪影响睡眠,一方面要提高患者对睡眠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解决患者本身就存在的情绪问题,并防止情绪问题因为认知错误愈演愈烈。同时,如果睡眠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也要及时就医进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徐芷菲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