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银员 说起李鬼,无人不晓。他是《水浒》中的人物,假冒李逵打劫路人,后被李逵撞见,露出原形。然而,就在不久前,我也被所谓的李鬼“撞了一下腰”。 这天上午,我的手机骤然响起。“喂——您是老曹吗?”对方的声音显得非常温和、亲切,似乎有一种相识相知的味道。“嗯!你是哪一位啊?”我边答边问。“是我呀!怎么?居然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您想想……”对方笑吟吟地说。 顿时,我的脑子一阵紧张,习惯性搔了搔后脑勺,尴尬地说:“真的不好意思,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你是谁呀?” “哈哈哈,我是……噢,还是您来猜猜吧!”对方爽朗笑了笑,舒缓地说。我暗暗思忖:听对方谈吐,系北方口音,嗓门大大的伴有点儿沙哑,估摸是一位50多岁的经世男子……此刻,记忆的闸门忽闪打开,一阵熟人“排他法”横扫大江南北,刹那间目标在脑海里倏地跳出,被思维锁定:对方是天津文学杂志社的王老师吧?他可是一位响当当的深资编辑呢。虽然我与他没见过面,但几年前我曾在他处的杂志发表过稿件。此刻我如梦初醒,连忙回话:“您是王老师——对吗?” “哦,你终于想起来啦!”对方幽幽地说:“我手机号码换了,您要打就打这只手机,可要记住哦。”当听到我说“记住了”,他换了一口气,接着说:“现在我在杭州,几个人一起来的,打算明天来看看你。”听到此话,我实感突然和意外,愕然不知所措地说:“若是专门来看我的话,心领了,人就别来了吧?”我的这番话好像使对方有些惊讶,他急忙说:“怎么啦?没事的呀,反正我有车有时间,到达后还要替人送些资料,顺便买些水产品。”我想:原来他在甬城还有另外认识的人,那就随意呗。随后,对方非常关心地问了我及家庭的现状,我都如实做了回答。双方还说定,次日下午见面,不见不散,住宿和晚餐任我安排。 我匆匆吃罢中午,也顾不得午休,就忙不迭地拟定了初步接待方案,同时选定好住宿宾馆,确定了晚宴陪同人员,在兄弟处落实了一辆崭新轿车,准备好一叠观光景点门票等。经过一番忙碌,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我的心这才平静下来。 当天晚上,我在家里习惯地打开电脑,顺便查阅王老师在网上的资料,并将他的个人照片下载到我的手机里,以便他到来时能一眼相识。恰在这时,不知是何方神灵呵护,让我猛然想起,我给对方打手机怎么总是忙音,然后等一会儿对方就会打过来呢?说不清是内心怀疑还是心感迸发,我顺便查询了一下对方手机的归属地域。一查,愣了,原来此手机号是宁波地区的。这种奇怪的信息自然而然引起了我的一丝怀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立马用原来的手机号给居住天津的王老师打了电话,没想到真的王老师出现了!而此刻的我像被电击中一样,一下子傻了。当我一气之下再次打电话责问骗子时,他依然顽固地说自己才是真的呢。可当真的王老师出手开始追查时,这个李鬼的手机一下子关掉了,从此销声匿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