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都市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33厘米近视力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在甬完成植入

余威德主任(左)在为患者手术中。

    3月26日,33厘米近视力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在宁波顺利完成植入,这是该晶体正式获批后在全国范围内的首批使用。

    该手术由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太学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太学眼科高阶白内障中心主任、太学眼科集团高阶白内障首席青年专家余威德主任执刀。

    超八成60岁以上老年人

    正遭受白内障和老花眼的双重困扰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岁至89岁人群的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截至2022年,我国白内障人数已高达1.4亿。老花眼通常在40岁以后出现,52岁时的发病率就已接近100%,超八成60岁以上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困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白内障与老花眼患病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视觉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看得见”,还要满足各种生活需求。

    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人工晶状体研发的显著创新,让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成功迈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随着划时代产品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的研发及问世,如今的患者已经能够享受到完整、连续、动态的高质量视力。

    33厘米近视力

    为什么更契合中国人的用眼需求?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电子产品的迭代更新,人们对中近视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据了解,相较于欧美人种,亚洲人的手臂长度更短,对近距离的视力要求更高,平时看书、看手机、化妆甚至剪指甲等日常的习惯用眼距离,平均在33.95厘米。

    33厘米近视力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专为亚洲人用眼习惯设计,绝大部分患者植入后无需伸长手臂或迎合人工晶状体的焦点距离,便可享受从33厘米到远距离视程范围内的高质量连续视力。

    同时,该人工晶状体还可模拟自然人眼,清晰捕获从远到近的任意距离,即使在暗光条件下,也能提供优质的暗视力,赋予患者全天候、不间断的高质量视力。

    真正连续视程

    适合中国患者近距离的用眼需求

    提供33厘米近视力的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同时获得欧盟、美国FDA和中国药监局的批准。延续了连续视程领域的独创技术,并首次实现了33厘米近视力,让视程变得更长,从而为患者提供了从远距离到最适合人眼阅读的33厘米近距离的连续高清视力。

    “人工晶状体有更好的视觉体验,它能够在模拟自然眼的同时,增强图像对比敏感度,更适合中国患者近距离的用眼需求。”提及此次手术,余威德主任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屈光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为国内白内障与老花眼的患者,提供从远到近距离的高质量完整视力,推动中国白内障治疗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专家介绍

    宁波太学眼科秉承“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宗旨,践行“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在技术、质量、设备和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眼科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各界带来更专业的眼科服务,继续为全民眼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庞锦燕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