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我市多地最高气温突破30℃!其中,宁海最高气温达到31.4℃,位列全市首位。市区最高气温29.9℃。 不过,从市气象台4月16日发布的10天预报看,冷空气又想来“搞事情”。新的一周,我市最高气温将从30℃左右跌至20℃左右。 气温即将“跌跌不休” “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跃,江南华南降水增多”,中央气象台在4月16日的中期预报中这样说。 恍如初夏的天气,注定将“一晃而过”。 受高空槽和低涡东移影响,4月18日下午到4月19日,我市会有一次降水过程。降水会以阵雨或雷雨形式出现,雨量明显。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大家要关注气象部门的短临预报,做好防范。 此外,4月23日到4月24日,我市还会有一次降水过程。 至于冷空气,预计会在本周的中后期影响我市,最高气温也将“三步走”—— 4月17日到4月18日,依旧坚挺在28℃-30℃;4月19日到4月20日,将回落至23℃-25℃;4月21日起,将降至20℃左右。 面对这样的降温节奏,该怎么穿衣服,既不会太热,又不至于太凉?大家可以参考每天的最低气温。 从市气象台的预报看,除了4月21日到4月22日,我市最低气温在11℃-13℃外,其余日子的最低气温都将稳定在15℃-18℃。 换句话说,冷空气纵然要“搞事情”,也多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聊聊你不知道的 “花信风” 4月20日,谷雨。 所谓谷雨,蕴含“雨生百谷”之意,意味着万物将展现出蓬勃生长的姿态。 不过,元气满满的谷雨还有另一面——《吕氏春秋》中说,“风不信,则其花不成”,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视作传递花讯的“使者”,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花信风”。 《岁时记》中说“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于是就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 谷雨,一般在每年4月20日或21日,不该是百花争艳、春光正好的时节吗?为何“花信风”到了这个节气就戛然而止了呢? 市植物研究专家林海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过,以谷雨为“花信风”收尾,并不是说一年的花事到此结束,更多是指春花“落幕”,就像诗里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 “花还是会一茬接一茬开。”林海伦说,尤其像月季、蔷薇,都到了盛花期,开得如火如荼;“相比谷雨前,谷雨后开的花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花期比较长,可以延续半个月到20天。” 现在的人更多把“花信风”当作赏花清单,而在过去,花木管时令,“花信风”更像是劳动号角,提醒人们是时候干农活了,就像民谚说的,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 “游于百湖山水间” 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旧时的上巳节。 上巳节,自曹魏以来就有,最原始的习俗是临水祓禊(fú xì),简单说,就是到水边沐浴清洁,去掉疾病和不祥。 虽是旧俗,亦有几分道理:此时,天气渐热,容易滋生细菌,沐浴清洁是该勤快些。 既已“临水祓禊”,干脆“游于百湖山水间”,欣赏一下大好春光。 宋人周必大在诗中提到上巳节“修禊归来却踏青,临流谋野两关情”,可见此时的节俗已是“修禊”和“踏青”并重。 “上巳日,郡人倾城而出,游于百湖山水间。邑亦有游者,是日喧胜,饮者、博者、交易者、闲观者,不下万人。”透过明代的《吴江县志》,上巳节出游踏青俨然已成为“重头戏”。 在宁波,此时出游踏青,还有个特别的选择:去象山石浦海边“踏沙滩”,看“辣螺姑娘爬沙滩”。 相传,南宋末年,石浦有一位美丽善良的渔家姑娘,以拾辣螺为生,大家都叫她“辣螺姑娘”。 一次,“辣螺姑娘”在拾螺时发现一名受伤男子,将其带回家中悉心照顾。 这名男子是南宋大臣陆秀夫。因有事在身,他在疗伤期间就匆匆而别,临行前许诺功成后就迎娶“辣螺姑娘”为妻。 没想到,“辣螺姑娘”被当地渔霸看中,强迫其成亲。成亲当日,贞烈的“辣螺姑娘”投海身亡,而这一日刚好是农历三月初三。 殉情后,“辣螺姑娘”化身辣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爬上沙滩,等陆秀夫来践约。 还有一个传说,“辣螺姑娘”本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有一次变身辣螺爬上沙滩时,被石浦的一位渔家小伙拾到。 小伙见这枚辣螺样子漂亮,把它放归海中。 三公主有感于小伙的善良,便在农历三月初三再次爬上沙滩,幻化成人,与小伙相逢、相恋。 此事引来东海龙王大怒,在海上掀起狂风巨浪,下起暴雨。于是,当地人就把农历三月初三出现的糟糕天气称为“辣螺瀑”。 故事各有不同,但都提到“辣螺爬沙滩”这一现象。 据象山石浦的老渔民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水温开始升高,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浅海辣螺先知暖”,纷纷爬上滩头。 而这也正中渔家下怀,相约去沙滩上捡拾。 在象山石浦当地,还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踏过三月三的浪,一年里手脚轻健,不长疮疖。慢慢地,“三月三,踏沙滩”也成为大家的狂欢。 记者 石承承 孙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