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团队合影。 |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依然位居前列,谈癌色变的恐惧仍然是很多肿瘤患者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记者却惊诧于这里住院患者的平静和淡然。在他们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是自信和希望。那些已经在这里调理治疗了多年的老病号说,定期来这里住院复查,有种回家的感觉。 是什么减轻了他们对癌症的恐惧,让他们能够这样坦然面对顽疾?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婷素介绍,科室始终秉持“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的理念,联合院内外专家团队,开展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治疗等多种西医治疗,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同时,充分发挥科室中医药特色优势,强调肿瘤的中医药全程管理,覆盖防、筛、诊、治、康各个阶段,通过中医药内调外治,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中西医结合护航8年抗癌路 她一次次“闯关”成功 2023年,张女士乳腺癌术后的第8个年头。8年前的2015年,50多岁的张女士查出乳癌,已到中晚期,家人带着她到上海做了肿瘤切除手术,腋下淋巴结也全部清扫。 化疗一段时间后,张女士回到宁波继续化疗,其间发现白细胞非常低,低到无法承受再化疗,医院给她采取了“升白细胞”治疗等措施,造血功能虽有所提升,但白细胞依然很低。 化疗无法继续,家人都知道这意味什么。后经熟人介绍,张女士找到了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肿瘤三科主任施航至今还记得,患者当时已极度虚弱,白细胞降到了极低水平,抵抗力下降引起乏力、发热等一系列症状。结合张女士的病史,他们施以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的中药汤剂,把白细胞逐渐拉了上来,慢慢达到了正常水平的最低值,帮助张女士顺利完成了化疗,身体逐渐恢复。 2018年,张女士的乳腺肿瘤指标升高,核磁共振显示肝脏有转移。但张女士坚持认为是肝脏原发性肿瘤,再次到上海做了切除手术,病理切片证实乳癌转移。 术后化疗引起的末梢神经损害,让张女士的手脚麻木,甚至失去了知觉。双脚踩在地上如同踩在棉花上,无法站立,双手不能持物,几乎失去了自理能力。 面对这种严重的化疗副反应,施航主任沿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洪善贻的名医名方,一种专门用于缓解化疗引起的末梢神经损害恢复性治疗的中药方剂,张女士手脚麻木的症状显著改善,双脚可以站立,双手也能活动了。虽然遇冷还会麻木,但至少生活可以自理,这让她重拾战胜肿瘤的勇气。 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缓解抗癌痛苦 无数“抗癌明星”谈癌“不色变” 施航主任介绍说,张女士的抗癌经历,是他们肿瘤科中医药贯穿肿瘤治疗全过程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多个明显的优势:控制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机体康复;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抑制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就像这位张女士,当年乳腺肿瘤的治疗采取的是乳腺肿瘤根治术+腋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1年多出现了副反应,淋巴回流受阻,其上肢水肿得非常厉害,胳膊肿胀得像小腿。他们通过中药外敷以及功能训练,让水肿明显缓解。 因患者病情需要,他们给予优化升级的内分泌治疗时,张女士又出现强烈的腹泻副反应,每天腹泻将近20次,常规的止泻药根本不管用,施主任给予大剂量的健脾和胃汤剂后效果明显,腹泻症状得以缓解。 至于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恶心、呕吐、失眠、疼痛等各种副反应,他们运用针对性的中医适宜技术,比如头部经络推拿按摩、穴位注射、耳穴埋豆等,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这些症状。 施航主任说,这就是很多在宁波市中医院治疗的癌症患者对治疗越来越有信心的原因,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带癌生存已是一种常态。科室里有许多患者都是在辗转了许多地方,以为无计可施时才选择了中医院,但来了以后却迎来了“二次生机”:疼痛减轻了,症状缓解了,化疗可以接着做了……因此,科里有许多“抗癌明星”,几年到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都有,有患者说:“每次定期来中医院调治,就像回外婆家一样……” 传承创新中医精髓 潜心练就苍生大医 成立于1993年的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是宁波首家肿瘤专科,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宁波市第一批中医特色专科,全国中医肺癌和食管癌临床路径协作组成员单位,中国中医肿瘤防治联盟成员单位,长三角一体化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联盟成员单位,浙江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专业组GCP资格。 科室先后成立有洪善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张小玲市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及韩伍龙市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学科的整体向上发展注入了强劲有力、源源不断的支撑和力量。 洪善贻教授临诊时以扶正为先,同时重视顾护脾胃之气,提出“先调后天为要,后固先天为本”的观点。他认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正气受损,邪气未退或正虚邪实之时,应采用予攻于补,攻补兼施的原则。 张小玲教授强调“扶正为先、整体平衡、标本兼顾”的学术思想,主张“扶正培本”应贯穿肿瘤治疗全过程,健运脾气以充后天之本,补肾益精以护先天之源;并结合药物寒、热、温、凉四性调节机体阴阳盛衰,同时兼顾“急则治其本、缓则治其表”,最大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韩伍龙教授提出了中医肿瘤临床以六经辨病位,以脏腑虚实辨病机的临床思维模式:肺癌之虚在气在阴,治疗肺癌以益气养阴为根本;胃癌虚中有寒、肠癌湿浊为要,脾气虚寒为本,指出了消化系统肿瘤在脾气亏虚的基础上,应更加注意虚中有寒的病机特点等。 团队薪火相继,传承创新,深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和研究,不断夯实人才梯队建设、学术经验传承,科研论文水平等。科室现有医生30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省名中医1人,市名中医2人,市中青年名中医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3名,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项目培养对象2名。科室共设3个病区,开放床位150张,年门诊超过10万人次,年住院超过5000人次。2022年在浙江省DRG全省顺位前十病种化疗组统计排名第2位,跃居全省中医肿瘤诊疗领域前列。 张婷素主任介绍,未来,科室将继续深耕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全周期管理,在已有的基础上传承创新、精进技能、潜心科研,着力打造一支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服务一流、辐射广泛、科教创新的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团队,为守护“癌”友安康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陈君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