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都市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朋唤友”将定制服务送上门

他们当起高龄老人的“家庭医生”

志愿者上门为老人送上定制服务。
当天,助老服务队从社区出发。

    “王阿姨,我们给你量一下血压,等下教你做一套康复操。”4月16日上午,在北仑新碶百合社区海沣园小区,林殿东与志愿者提着药箱,敲开居民王乃怡的家门,将定制服务送上门。

    这一天,对林殿东来说格外有意义,这是他“呼朋唤友”后组建志愿队开展的第一场服务。百合社区共有4名80岁以上的独居、高龄老人,作为“家庭医生”的补充,当天,包括他在内的9名志愿者,以小分队形式将居家养老服务送进4名老人家中。同步发放的4张联络卡,也是这支队伍向老人们作出的承诺:如有需要,随时联系。

    王乃怡今年80多岁,此前不慎摔倒,致肋骨骨折,好在损伤不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能起身走动了,但还不适合做大幅度动作。当天,在测量血压、血糖并做好记录后,林殿东还指导她做了一套康复操。“我们老年人是很需要这种上门指导的,交关好!交关贴心!”临走前,王乃怡连连向志愿者道谢。

    而在海鸿园小区,雷阿姨迎来了另一支小分队。测量血压、血糖,指导她做站立操和手指操,帮她按摩肩颈……虽说志愿者是第一次上门,但一套服务下来,精准又流畅。原来,针对雷阿姨的身体状况,他们提前就制定好了服务清单。

    记者采访得知,为4名老人定制服务,是林殿东的想法。45岁的他住在海天园小区,开了一个家政服务的店面,自己还持有中级养老护理员证书。服务老人的初心,得从去年说起。去年10月疫情期间,业主群里有人发出求助,称独居在家的老人没法定期测量血压、血糖,担心身体出现状况。远亲不如近邻,当时林殿东马上在群里回应,一番对接后,他带上仪器就去给老人测量。举手之劳,收获了老人的感恩,这让他找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觉。

    疫情过后,林殿东参与助老志愿服务的频率更高了。当发现身边还有一些像他一样有专业助老技能的志愿者后,就萌发了把这件事做深、做实的念头。于是,在社区推动下,他邀请同样持有养老护理员证书的胡丽、欧阳英加入,同时发动更多的热心人参与进来。

    前段时间,这支助老服务队成立了。社区摸排了辖区4名独居、高龄老人的身体状况后,志愿者们做了4张服务清单。

    “我们今天第一次上门,还带上了记录本,要求每个小分队把老人的用药品种、服药时间、饮食喜好等都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助老服务内容。”看得出来,林殿东正在把这件事当成一份“事业”,他说自己时间很灵活,也有专业技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令他感动的是,自己的这份初心得到了很多人支持。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王凯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