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银行象山支行举办2023年度春季投策会,邀请32位企业主和高管参与,旨在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保驾护航;宁波银行奉化支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推介会,与60多家企业共同分析外贸形势、汇率市场,并提供外汇管理策略参考…… 过去的一季度,我市全力拼经济稳增长开新局,金融主管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银行机构全力冲刺信贷“开门红”。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 宏观政策 传导至市场主体 “太好了,有了这30万元,我经营的资金压力大大减轻了。”王女士于年初开始独立创业,在江北洪塘经营一家药店,依靠30万元政策贴息贷款解决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难题。这是甬城农商银行发放的首笔创业担保贷款,也是政银三方联动,为创业者铺设的一条融资“高速路”。 今年以来,甬城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排头兵作用,与宁波市江北区人社局、江北区市场监管局三方联动,共同推出“创业担保贷款”,通过共筑服务靠前平台、放大基金乘数效应、落地就业贴息补给,有效为创业者“贷”到一份安全、快速、可靠的“创业基金”。 银行机构冲刺信贷“开门红”年年都有,今年有何特别之处?“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今年一开年,我们马不停蹄地部署落实,真抓实干。”农行宁波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通过组织推进、服务创新、政策支撑、风险防控等多管齐下,做精做强制造业贷款业务,全力支持宁波地区产业升级。 2023年伊始,工行宁波市分行抢抓时间窗口,安排专人值守,保证各项贷款元旦投放量最大化。仅仅两日,该行共完成98笔公司贷款投放,金额共计72亿元。 民生银行宁波分行将“专精特新”作为打造中小企业服务特色的主阵地,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覆盖企业成长全周期、全场景、全生态,助力更多“专精特新”成为“小巨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冲刺开门红,我们银行提早谋划、加紧落实,从去年12月就启动了‘走千访万’劳动竞赛。”镇海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说,竞赛考核全员参与,分为“冲刺篇”和“普惠篇”两大板块,围绕存贷款、业务结构、客户粘性以及效益等重点方面进行考核,针对弱项指标和政策导向,开展专项营销活动,集全行之力,打开业务拓展新局面。 杭州银行宁波分行也不例外,紧抓开门红投放,一季度贷款余额新增达112亿元,增速达23.1%。同时,适应市场需求,投身实体经济。该行还建立专营团队,设立“产业金融团队”和“科技文创团队”,专事服务民营实体、制造业和普惠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宁波银行通过“五管二宝”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客户解决需求痛点、流程堵点、管理难点,发挥金融科技组合创新的乘数效应,为客户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正如上述几家银行一样,各家银行从行长到一线客户经理“全员出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制定专属信贷方案、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提供综合服务等多种方式,争分夺秒将宏观货币政策传导至市场主体。 信贷投放实体经济增量 一季度,工行宁波市分行顺利完成了宁波西枢纽交通先导工程、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中铁建慈溪金融港与总部基地项目等重点项目。在全力保障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推进的工作中,工行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阻力,启动应急预案,配置多名客户经理。2023年首日,该行作为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银团主牵头行,成功为该项目投放首笔5亿元贷款,为地方建设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 宁波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优质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超高纯金属材料的溅射靶材以及半导体产业装备机台的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杭州银行宁波分行于2022年8月开展授信申报,审批通过授信金额1.2亿元。2023年3月20日,企业应临时性采购原材料需要向该行申请提款2000万元,杭州银行宁波分行及时定制方案,为该企业原材料购买提供资金保障。 “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疫情冲击消退、各地稳增长计划和举措出台,企业与政府部门投资步伐加快,消费预期逐步恢复,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融资需求共同作用下,开年信用扩张积极,加速宽信用进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读。 记者采访发现,多家银行亮晒出的一季度信贷数据,实实在在实现了“开门红”,给市场注入了更大信心。特别是各家银行还积极支持宁波本土制造业发展,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切实助力民营制造业发展。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工行宁波市分行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历史性达到了33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净增54.91亿元,增速16.67%;普惠贷款较年初净增84.96亿元,是2022年全年增量的1.25倍;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科创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均大幅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 农行宁波市分行元旦当天投放贷款近80亿元,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加167亿元、70亿元。一季度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4亿元,同比增量翻番,已达2022年全年增量的1.2倍;围绕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重点名单库,落实名单制管理,至一季度末已合作各类专精特新企业超940户,合作覆盖率达80%,服务先进制造业的质效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3年3月末,杭州银行宁波分行投向制造业贷款5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22.1亿元,较年初新增4.67亿元,增速达26.77%;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6.7亿元,较年初新增5.23亿元,增速为5.72%。 让政策红利触达更多企业 金融界人士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实施的“看点”仍是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季度,我市各家银行已根据自身特色,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宁波银行不忘发展初心,坚持金融为民,深化经营主线,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和进出口企业为重点,持续聚焦关键领域、细分行业、资金端口,服务好实体经济的需求,做大客群,做深经营。 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农行宁波市分行持续加大对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粮食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一季度新增涉农贷款109.76亿元,增速10.97%。 民生银行宁波分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业务新模式,全面推广“农担贷”产品,解决涉农客户贷款“担保难”问题。目前该行首笔“农担贷”成功落地,正加快推进中,力争无抵押、无反担保、手续简便快捷的农担业务惠及更多涉农客户。截至一季度末,该行涉农贷款年增19.77亿元,增幅26%。镇海农商银行与镇海区供销社共同启动2023年镇海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春耕金融普惠行”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振兴。 支持小微企业与个人创业,农行宁波市分行创新推出“甬农e贷”“非遗贷”“双碳资信贷”等区域特色产品。镇海农商银行大力推进“厚德新市民贷”的宣传推广工作,加速优化数字类贷款体系,提高辖区客户贷款获取的便利性。甬城农商银行落地政府就业贴息补给,力推“创业担保贷款”,“真金白银”缓解创业者“融资贵”问题,充分释放创业、就业潜力。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业、民营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支持力度。记者 周雁 通讯员 顾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