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读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个城市书房 一场场特色活动

书香社区 如何香飘致远

▲殷家社区的城市书屋。

    “书藏天一阁,人颂宁波城”。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书藏古今 港通天下”的宁波,书香弥漫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宁波是浙江省第一个立法推进全民阅读的城市,阅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日常。

    甬城书香别样浓。一本本图书、一个个城市书房、一场场特色活动,“悦”读正潜移默化改变着千家万户……

    提质扩容,城市书房逐步“生长”

    走进殷家社区这个“全国书香社区”,800平方米的城市书房,弥漫着浓浓书香。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分门别类的藏书室、功能齐全的活动室,每逢周末这里就人气爆棚。

    这是一个逐步“生长”的过程。原来,社区的图书馆仅有两间阅览室,图书不过1000余册,无法满足居民日常所需。2015年,社区把原先预留的位置列入规划,二层城市书房就这样诞生了,馆内藏书增加到1万多册,成为宁波市首批城市书房。慢慢地,社区的阅读氛围日渐浓厚,居民都喜欢在这里借书、看书。2017年,殷家社区被授予“全国书香社区”。

    高桥镇的高桥社区有常住人口1.5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拆迁居民,三分之一是新宁波人,居民对亲子阅读需求强烈。社区负责人王小菲告诉记者,原先的社区书房不足100平方米,经常“一位难求”,从去年11月份开始社区书房重新装修,面积一下子增长了好几倍。“今年夏天书房就能全新亮相了,还有更多的活动空间,阅读氛围更好了。”

    共享共管,这里诞生了一群“合伙人”

    藏身社区的书房,志愿共管成为共识。在雍城社区,“雍容尔雅·堇书房”有一群默默服务的“一日馆长”。他们都是社区居民,服务内容包括核对书架上的图书编号、整理放错的书籍,一天的服务时间是9小时。现在,整个社区有11位固定馆长和52位流动馆长。1年多来,他们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1490小时,把堇书房打理得井井有条。

    黄色三轮、粉色书架,书架上放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这两天这个“流浪书摊”在东柳街道园丁社区火了。这是由一辆破旧三轮车改造而成的,利用居民装修的废弃板材加工成了小书屋的形状。据悉,该书摊定期由志愿者“流浪”到小区的各个点位,供其他居民免费阅读,居民也可以把自己的书拿来交换,实现闲置书籍资源循环共享。

    书香宁波建设中,就还有一股社会力量不可或缺。天行书友会从创立之初就倡导“开门读书”,打造文化+旅游的阅读模式,他们的“文化之旅”圈粉无数。甬城文化名家曹厚德、王重光、杨古城、樵夫、谢国旗、王介堂等人都当过“导游”。他们带领读者“翻看”古村落的历史民俗,“阅读”名胜古迹的往事云烟,在行走中延续文脉、传承历史。

    润物无声,最是书香能致远

    在“书香宁波”建设过程中,我们身边“冒”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图书馆和城市书房,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书香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在高桥镇芦港村文化礼堂,图书阅览室处于一楼“C位”,300多平方米的开阔空间被分割成借阅区、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和亲子读书角等。阅览室旁,一个300平方米的阶梯教室内,各类活动层出不穷,全民“悦读”氛围浓厚,已成为芦港村的精神文化地标。

    家住殷家花园的陈君芬退休前就是一名图书管理员,每天与书相伴。退休后,她更有大把时间徜徉在书海。“文学类的书是我的最爱,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隔三差五就到这里来借书,读书让人心生宁静。”陈君芬说,城市书房经常有读书活动,她在这里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邻居。

    专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书香宁波”建设

    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图书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刘燕就提出,要引导社会力量来助推书香浙江建设。

    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全民阅读氛围的营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这两年,宁波出现了越来越多家门口的图书馆和主题阅读场所,应该要充分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效能。“书香宁波”建设需要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公民等多种力量共同推进的生动局面。其中,社会力量极为重要,既需要政府层面的顶层引领,也需要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

    她提出了以下建议:比如,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保障体系,成立公益阅读空间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大经费保障,并通过众筹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设立公益阅读基金;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等支持企业、阅读培训机构、民间阅读组织等从事公益性全民阅读服务。

    记者 薛曹盛 王悦宁

    通讯员 陈印 陆婧楠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