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墙废墟上,小麦浓郁厚绿。 |
常说人生有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有的人终其一生,可能连一个问题也没弄明白。 感谢骆兆平先生!据他对范氏族谱旧序及流源的考证,天一阁范氏的祖先是从襄阳迁到宁波来的。《天一阁范氏族谱综述》中这样写道:北宋时任大理寺卿的范湍“值寇乱,同母邓氏徙居舅家,因家邓城”,即湖广襄阳县西北十五里的邓城。范湍曾孙宗尹仕宋为右仆射,娶钱氏,生子公麒、公麟、公骥三人。宗尹随高宗南渡至临安,公麒仍居老家邓城。公骥子德章后移居枣阳。公麟入赘于魏杞之妹,遂为鄞县人。故《范氏居鄞族谱世系直图表》尊宗尹为一世祖,公麟为二世祖,至天一阁创始人范钦已是第十六世了。 范宗尹,字觉民,《宋史》第三百六十二卷有传,称其为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1121)上舍登第,累迁待御史、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末有如宗尹者”。后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以上材料载《天一阁杂识》一书) 噢,范家祖先竟从湖北襄阳来!三年前,对此我是首闻,惭愧,惭愧!同时也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去祖先的老家寻根。 疫情基本结束,出行就十分便捷了。4月11日,我坐早上7点钟的飞机直飞襄阳。 襄阳,我在网络的地图与资料中,做了多少功课!邓城,这一名称曾把我错引到河南邓州。襄阳邓城,其实在3月中旬我已到过一次。那次了解到邓城村虽已改造成了新社区,但与邓城村相邻的邓城遗址仍在。 11日上午9点,甫下飞机,即与范英、范蓉(均为天一阁长房孙女)等人直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城遗址踏勘。这里位于襄阳城区西北的6公里处,曾为西周邓国都城,故名邓城,距今3000多年。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四面均有城门,占地1.5平方公里。 我们到了现场,邓国的都城遗址只留下城墙的城脚了,城脚的基础高高凸起于平地,大概城墙的废土比较肥沃,麦子长得墨绿一片。 展望这一大块一大块平整的麦田,范氏的祖先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开创了耕读传家的先河,想到这里,不由唏嘘。襄阳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黄健俯下身子在田里找到一块陶片,指着绳纹说,这东西的年限起码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厚重的历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打开…… 根在襄阳,今后的自我介绍中,看来要说“祖籍湖北襄阳邓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