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读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东晓:
宁波有能力孕育
世界一流的
国际化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园设计鸟瞰图。
张东晓

    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学长什么样?宁波一直在构想、描摹那张梦想蓝图。

    2022年12月29日,随着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在甬江北岸打下第一根桩,宁波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显现出具体的轮廓。

    在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宁波市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教务长张东晓的描述中,这所大学的底色是世界一流、国际化,同时具有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和研究型等特点。

    “大学建成后将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人才,以卓越的教育、科研和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张东晓说,高水平的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支点”为什么是宁波?“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是创办一所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学的最好环境,宁波完全有能力孕育。”张东晓说,选择宁波,就是选择更优的人才环境、更好的合作伙伴、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发展舞台。

    东方理工落子宁波,是“天时地利人和”

    走进张东晓的办公室,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水面宽阔的“同心湖”。湖面上有水鸟掠过,两岸绿柳拂水,花开朵朵。

    “在这样的环境中上班,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张东晓望向“同心湖”,笑着说,宁波是一座能让人静下心来做一番事业的城市,“用我太太的话说,这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

    投身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之前,张东晓已在北京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任教多年,“宁波是我人生的最后一站。”他说。

    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一份从零开始的事业、一所新型的高校,张东晓义无反顾的原因还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

    扎根宁波办大学,与国家共进、与时代同行,始终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意义之重大,显而易见”。在张东晓看来,东方理工落子宁波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创办国际一流大学还需要经济支撑,宁波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是可以支撑一所或几所高水平院校的。”张东晓说,但遗憾的是,宁波如此高的经济地位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高水平大学,这是宁波所欠缺的,也是宁波所需要的。

    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的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新型研究型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便应运而生。“这是‘天时’。”张东晓说。

    宁波地处长三角,背靠世界一流国际大港,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历史、文化和经济的碰撞是宁波不可替代的优势。”张东晓说,宁波开放包容,历来注重与国外合作,这是“地利”。

    他认为,“人和”是宁波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以及宁波人民的期盼,都在为宁波东方理工的建设添砖加瓦,“学校周边很多百姓知道我们在建大学,纷纷表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连和我们说话都明显热情了起来,这说明宁波人对这所大学怀有厚望”。

    “宁波还有优良的商帮文化。”张东晓说,此次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投资超100亿元用于大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虞仁荣是宁波籍企业家,是国内消费类模拟芯片龙头韦尔股份的创始人,“延续了宁波商帮回馈家乡的优良传统,以深厚的情怀和充沛的资源,为宁波的高等教育写下浓重一笔。”

    在张东晓看来,一所大学和一座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为大学提供政策和资金等资源支持,大学则为城市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技术。

    “宁波东方理工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其突出特点‘新’就体现在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张东晓介绍,新型研究型大学不仅进行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式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基于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学科设置充分考虑到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尤其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与长三角发展需求的核心技术紧密相连。其宗旨是,以服务社会为使命,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工程技术,突出前沿交叉。

    “宁波东方理工从设立的初衷到后面的规划建设,每一步都紧贴着宁波的发展脉搏。”张东晓说,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是这所大学的责任。

    以才引才互相成就,宁波具有“强磁场”

    浙江省级人才专家、宁波市人才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这一项项荣誉背后,是宁波对人才的重视。”张东晓指着装裱进相框中的证书告诉记者,不管城市还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才。

    “宁波在人才流动、培养、激励、保障等方面精益求精,能让各界人才产生归属感。”张东晓说,宁波的人才综合发展生态具有引才聚才的“强磁场”。

    目前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已引进6位院士、46位核心教员。“可谓群贤毕至,46位教员中,有三十几位曾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工作过,还有十几位是国际协会的会士。”提及此,张东晓颇引以为傲。

    “只有优秀的人才,才可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并且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张东晓说,城市和人才的至高境界是双向奔赴、双向成就。

    “我们的规划里有600个课题组,一个课题组平均有10个博士研究人员。这样的话,我们学校未来会有几千个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张东晓说,“我相信这些人才对宁波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张东晓还透露了学校的人才引进计划,“到2025年,学校教员要达到两三百名,10年时间要达到600名。我们在向全世界招聘国际水准的教员,相信会有更多教员接过我们的橄榄枝”。

    除了教员以外,该校也开始招生了,“我们已招收50位博士生,今年将再招近100位博士生,招生态势非常好。”张东晓说,人才是建校的基石,目前看来,绘制东方理工“发展蓝图”的第一步走稳了。

    御风以翔,破浪以飏。“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大国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一流大学群体的支撑。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加迫切需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张东晓说,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宁波东方理工的使命。

    “‘一流资源、高端起步’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即将崛起于东海之滨,阔步新征程,未来一定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张东晓踌躇满志地说,在持续吸引、培养全球各领域杰出人才,拓展知识成就梦想的同时,学校将推动人才和宁波双向成就,奔赴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记者 王婧 实习生 应雨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