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溯源白溪

□沈长根

配图 汤青

    打开《溯源白溪水库》邀请函,好个高兴。这是今年我收到的各类邀请函中最为看重的一份。

    何称“最为看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这是一。

    其二:最早听说白溪是在1988年宁海发生“7.30”洪灾时。那次洪灾,宁海902个村庄受淹656个,死亡176人,418人受伤,冲毁房屋3970多间……当晚,我和宁波日报农村部记者赶往宁海,摸黑进县府采访,刊发了整版长篇通讯《洪荒劫》。采访本上便留有“宁海五大溪流,白溪流量最大”的文字。而今接到溯源白溪邀请函:行走浙东大峡谷大松溪、黄板滩,抵达月亮谷源头。“一睹白溪真容”——这是潜藏心底35年的夙愿呵。

    A

    出发当天,特地起了个早,赶到集合上车点——位于姚江大闸的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

    车行一小时又四十分,在宁海白沙公路叶岙的山道上,大巴戛然而止,浙东大峡谷到了。在那里等候的白溪水库的工作人员说:“浙东大峡谷是白溪飞流直下肆意奔流的大通道。发源于天台华顶山的白溪,不但是宁海五大溪流‘清溪、白溪、大溪、凫溪、中堡溪’中最长,且为浙江沿海诸多独流入海水系中径流最长,66.5公里;流域面积最大,627平方公里,被称为从天而降的飞龙、天河。1998年,市里投资5.3亿元,历经五年,在岔路天河村垒起124米多高、398米长的大坝,横截浙东大峡谷,建成库容1.684亿立方米的白溪水库,成为宁波市民饮用水最大的天然水缸。”

    说话之间,眼前豁然一亮,哇噻,层峦叠嶂之下,碧水如镜的白溪水库,犹如一块硕大无朋的天然碧玉,呈现在我们面前。溯源白溪得从水库而进,大家行至大峡谷天河景区码头,登上快艇,凝蓝如黛的水面顿时白浪翻卷,激起层层波澜,粼粼波光。我步出船舱,跃上船尾,迎着熏人的浩荡春风,极目库区水光山色。呵,真是“高峡出平湖”啊!但见峡谷两边群山起伏,云雾缭绕,倒映水中,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彩画,顿感“云烟酿春色,心目两骀荡”。

    随着快艇前行,水面渐渐变窄,波涛拍击两岸,快艇缓速,靠上登山码头,众人手持船员发给的拐杖,登上六十来级台阶,踏上一条水泥板拼接在山体上的悬空山道前行。身旁的山体因湍急的溪流冲刷加之库水浸泡,山岩裸露,寸草不生。悬空山道一米五左右宽,开始一段未设护栏,连日阴雨,泥泞滑溜,眼望二十余米下的滚滚溪流,不由心慌矣矣。

    B

    宁海,古属天台。天台山为我国南龙巨脉。南北朝陶弘景描述为:“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宁海的大山深谷从天台山脉逶迤而来,誉为浙东第一大峡谷,神奇秀异,传说是“玄圣游化、神仙居住”的山水福地。浙东大峡谷拥有六曲溪、十八雄峰、二十八水涧、七十二瀑布,以“峰险、谷幽、水绝、石奇、根玄、雾幻”和“原始、神秘、野性、雄奇”著称于世。今以八旬之年,探其真容,岂不快哉!于是,脚下生风,竟列一队蛇行者之首。

    行走峡谷,溯源白溪。仰望群峰,绝巘壁立,山势险峻,烟云变幻,紫气东来,祥瑞华美,宛若人间仙境;俯瞰谷底,碧流奔涌,白浪翻卷,怪石嶙峋,大若白象巨狮,小如石蛙玉笋,更有百兽列阵,美不胜收;举目前看,峡谷深邃幽美,山岩层层叠叠,溪滩缓缓升高,溪流飞奔而下,索桥悠荡其间,偶见悬泉瀑布;相观左右,树木苍郁,翠竹茂盛,倒映溪水之中,与天光云影相映衬,置身其中,一洗俗尘,气爽神清,骋目驰怀,心旷神怡也。

    忽见旁有一亭,上书稚川亭,有一金色对联:“松溪洞天问山水,仙人故里访葛洪。”见我凝视良久,水库工作人员讲了个葛洪的故事:葛洪,字稚川,东汉末期隐居松溪洞天十年,炼丹修仙,著有《抱扑子》,开道学先河。据统计,现今宁海户籍中葛姓人士多达24000余人,说是多为葛洪裔孙。为此,宁海和浙江大学文学院联合发起的“首届葛洪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在宁海举行,与会中外代表200余人,交流论文119篇,成果丰硕。

    C

    闻此介绍,兴趣骤增,细察之下,果看崖壁上有一洞穴,逼窄高朗,立有一牌,上书“抱朴洞记”。葛洪在此炼丹修仙著书,下有一台,供其拜谒焚香。迎面一巨石,正面看像座大香炉,侧面看又似一巨猴。说是葛洪将此石点化成猴,昼夜守护洞口。再观峡谷左右崖壁,一侧书有一人来高的“松溪洞天”红色大字,另一侧是红黑两色的道教太极图。至此,我才明白浙东大峡谷介绍中“根玄”两字的含义和原因——此乃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也。

    沿栈道前行,溪流随山势起伏,白溪宛若一条变色飞龙,各段景色迥异。峡谷低处,溪流积成深潭或浅池,大小不一,浅深有别,在天光山色之下,多呈黛绿、翡翠之色,其名诱人:翡翠潭、七彩滩、灵曲双潭、碎湖丹石等等。溪滩高处,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溪流则在石下奔涌,前后同行的晋宁兄手指滩上一巨石说:“此石纹路酷似一幅水墨画,若放到大型会议厅堂,真够气派!”溪滩中间低处,则似一条湍急河道;落差大处,其流似瀑布似涌泉,便有了飞龙泉、飞龙潭之美称。纵观白溪,可借用一语:“疑似银河落九天。”这是对被称为天河、呼作飞龙的白溪最为贴切的描述。

    漫漫溯源道上,山岩如洗,溪流清冽,不见一个山民和一缕炊烟,更无观景游人。水库的同志说,为保护白溪水源免受污染,曾为4A级的天河景区已于五年前关闭。水库实行“湖长制”,联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部门和岔路镇政府、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监测水质和巡查。目前,白溪水库是宁波水质最纯清、供水量最大的天然饮用水。

    呵,原来如此。“问库(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心中不由发出了与宋朝理学家、哲学家朱熹同样的感叹。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