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0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来越多的“警报” 在这里被成功解除

宁波基层医疗机构 急诊救治能力不断“进阶”

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姜山分院卒中小组成员与赵阿公交流。

    开栏语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稳步提升、数字化医疗建设与日俱进、各项便民惠民举措温暖人心、医疗卫生事业“攀高行动”快速推进……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为了贯彻“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方针,提升百姓健康福祉,今年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各方面工作都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全体卫健人的加速度,换来的是医疗水平更有高度、民生改善更有温度、健康保障更有力度。

    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发相关报道,带您一起感受“宁波卫健加速度”!

    

    被生命健康“头号杀手”找上,患者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好基层医生慧眼识病,救治迅速,才帮他成功逃过一劫……诸如此类的案例,正在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多地上演,也印证着我市基层急诊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通过完善急诊救治技术、优化急诊救治体系、畅通急诊救治通道,我市不少基层医疗机构急诊就诊量稳步上升,急诊转出率明显降低,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持续增强,整体救治水平取得了肉眼可见的进步。

    紧急关头,这个救治小组“立功”了

    今年1月,70多岁的赵阿公来到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姜山分院(以下简称“姜山分院”)急诊,老人在就诊2个多小时前出现了左侧肢体乏力的症状,到医院时已经口角歪斜、言语含糊。

    急诊医生对赵阿公的病情进行初步分析后,考虑他得了有着生命健康“头号杀手”之称的脑卒中,于是立即启动了卒中小组,并迅速联系相关科室,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为老人完成各项检查。

    经检查,赵阿公确诊急性脑卒中,其病情进展迅速,已出现意识障碍,如不能尽快得到有效救治,极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伤,甚至可能导致脑死亡。

    时间就是生命!在详细诊断结果出来后,卒中小组马上为赵阿公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争分夺秒为老人打通生命通道。

    这项治疗,以往只能在上级医院才能完成,如果掌握不当,很可能导致继发多部位出血的危险。但经过姜山分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半个多小时后,治疗顺利完成,赵阿公转危为安,在一旁守候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从踏进医院到完成静脉溶栓治疗,赵阿公的整个救治过程仅用了1个多小时。

    “静脉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要在患者发病后4.5个小时内完成。这位患者来医院时已经发病2个多小时,如果错过了紧急治疗,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姜山分院副院长缪科达介绍,以往他们接诊到脑卒中患者后,只能转到上级医院,转诊过程少则数十分钟,多则个把小时,有可能耽误最佳抢救时机。

    为了更好地应对脑卒中这种危急症,姜山分院于去年专门成立了卒中小组,配置了相应的治疗药物,并通过医共体总院专家指导、医院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不断促进小组成员提升卒中救治技术水平。去年11月至今,医院已经成功抢救了两例脑卒中患者。

    生死时速,如何帮患者“争分夺秒”

    姜山镇是鄞州区人口最多的乡镇,姜山分院服务的周边居民达30万左右。缪科达介绍,2022年医院急诊就诊人次5.5万,其中需抢救的约3000人次,转住院的1000多人次,急诊需求在全市各乡镇中处于高水平。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慢病年轻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病例也越来越多,这给我们的急救能力带来了更大挑战。”缪科达表示,为了提升急诊救治水平,医院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等方式,使得门急诊医生的技术水平都有明显提升。这也为很多急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救治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2022年开始,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业务培训、硬件设施、急诊流程和管理模式等,加强急诊救治能力建设,取得了不错成效。与2022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急诊就诊人次提升了10%,从急诊收治的住院人次提升了30%,急诊转出率降低了20%。”缪科达介绍道。

    姜山分院只是我市加强基层急诊救治能力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正和姜山分院一样,通过“硬件”“软件”等的持续提升,实现急诊救治水平的不断“进阶”。

    《宁波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服务量比例达到68%以上,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和就医新秩序。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我市基层门急诊就诊率一直保持在65%以上。截至2022年,我市154家基层医疗机构中提供急诊服务的有149家,单独设置急诊区域的有112家,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的有112家。

    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救治能力星级化建设,市卫健委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救治能力星级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2023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三星级急诊室(科)80家,四星级急诊室(科)15家,五星级急诊室(科)若干家”,“2024年累计建设三星级急诊室(科)130家,四星级急诊室(科)30家,每个区(县、市)至少有1家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建成五星级急诊室(科)”等建设目标。

    未来,我市将促进医疗机构通过完善急诊流程布局、配齐急诊药品设备、加强急救队伍建设、科学分诊及时转诊、规范制度流程建设、强化内部绩效引导等举措,实现基层急诊救治利用率和服务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记者 吴正彬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