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引领时代向前的新“涡轮”,而如何激发科创灵感碰撞,互换高阶智慧经验,将是中国和中东欧各国未来的合作新方向。 5月16日,在坐落于东钱湖畔的院士中心,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女科学家创新与发展论坛隆重举行。 论坛以“创新科技、绿色发展”为主题,通过主旨报告、圆桌对话、共同倡议等环节,搭建起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科技、人文对话的平台,拓宽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科技创新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收到了来自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甬籍科学家屠呦呦发来的贺信。 在贺信中,屠呦呦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谊深厚,多年来在科技、人文、经贸等众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希望借此机会能更好地架起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桥梁,打造面向未来的合作动能。 “创新基因”同样澎湃 5月16日下午,在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女科学家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一封来自屠呦呦的贺信,激起了在场众多科学家的掌声。 “中东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土人情独特,世界上首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就诞生于此,她是科学与社会的先驱,也是我科学生涯景仰的对象。”屠呦呦在贺信中写道。 宁波是一座底蕴深厚、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朝气蓬勃、活力迸发的创新发展之城,拥有全国最多的本土(宁波)籍两院院士。而放眼中东欧,蕴藏在各个国家中的“创新基因”同样澎湃。 以本届中东欧博览会的主宾国匈牙利为例,该国历史上就产生了15名匈牙利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魔方、圆珠笔滚珠、计算机、全息显示技术等都是该国科学家的发明。 更不必说玛丽·居里,这位波兰裔的科学家不仅是世界首位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更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于是,当中国邂逅中东欧,当“居里夫人”邂逅屠呦呦,这场东钱湖畔的盛会,似乎就多了几层意味—— 以诺贝尔奖拔高论坛的起点和基调,宁波正奋力跻身国际科技合作的第一方阵;而在与会嘉宾共攀学术高峰的同时,人文交流也在这场“邂逅”中潜移默化地开展,串联起在场的每一个人。 加强交流对接,实现共赢发展 “当科技和人文交流同频共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互信才能迈上新台阶,常态化的科技交流得以进一步开展。”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的宁波,无论是展会中还是展会外,与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文交流都从未停歇。 本次论坛的重磅嘉宾——匈牙利科学院数学学部委员托马斯·葛格里,就与宁波有着密切的交流。2022年,他就与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进行了线上交流,这次来甬后还将组织专门的线下研讨会,推动合作意愿的进一步落实。 主旨报告、圆桌会议频频引发的掌声与讨论,恰恰印证了台上台下的思维碰撞。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围绕复杂疾病的研究范式变革作主旨报告,托马斯·葛格里就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刻探讨,而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则以《科技成果商业化面临的挑战》为题,讲述了宁波科创极核的责任担当。 这些立足产业、着眼未来的话题,正如宁波市委市政府所期盼的那样,将为宁波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宁波打造的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与中东欧国家的前沿科技、创新优势高度契合。希望进一步加强科创成果交流对接,加大向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转化力度,更好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大会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记者 张凯凯 黎莉 通讯员 王双玲 张斯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