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今锐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19日 星期五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拍黄瓜”遭职业打假 这个吃相不好看

    丁慎毅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多家餐企向餐饮协会反映,当地一对父子利用餐企销售“拍黄瓜”等凉拌菜无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证这一由头,通过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自2020年至今竟举报49次。据悉,制售“拍黄瓜”“凉拌木耳”等常见凉菜,必须办理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证。然而,由于冷食类许可要求较高,餐饮小店大多未办证。

    5月18日三湘都市报

    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较弱的,经营过程也难免存在一定的瑕疵。“拍黄瓜”等凉菜,仅仅是餐桌上的“配角”,为此,根据相关规定,专门搞个5平方米的专间,成本无疑太高;如果放弃制售冷食,又可能会影响生意,这让一些小微餐饮商家陷入两难境地。执法、打假固然要依法,但也要契合社会大众朴素的正义感和公平观。事实上,做“拍黄瓜”等凉菜,只要有一套制作冷食的专用工具就可以了。试问食安执法人员或食安职业打假者,他们家里有个5平方米的专间吗?

    近年来,一些职业打假人底线越来越低,越来越“不务正业”。实际上他们并不在乎产品质量问题,只为惩罚性赔偿。他们通过大量的举报、诉讼,逼迫商家选择私了赔偿。这已逐渐偏离了法治轨道和诚信原则,“钱到为止”的私了方式也并不能去伪存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首违不罚”外,一些法院在处理职业打假人标签打假时,往往认定标签瑕疵不影响食品安全,不支持10倍赔偿。重庆市自2022年5月25日实施的《关于推进落实食品药品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更是明确提出:标签瑕疵不影响食品安全、不会造成误导的,不支持惩罚性赔偿。

    借鉴一些法院和重庆的做法,对于小微企业制作“拍黄瓜”等凉菜,如果没有5平方米的专间,但有一套专用冷食制作工具,是否也认可“瑕疵”?各地不妨做个调查研究。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法治与情怀是可以兼容的。相关部门在依法处理职业打假者举报时,也要让法治情怀涵养小微企业,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