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义大道沿江餐饮外摆。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
【 编者按 】 夜经济一头连着居民生活、消费延伸,一头连着商业复苏、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宁波街头夜间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正逐步形成外摆经济延伸、室内与露天贯通、长期夜市与短期市集互补、商业与文旅联动的发展新模式。 春末夏初之际,天气渐热,本报今起开辟“‘夜宁波’热起来”栏目,聊聊宁波的夜晚有哪些好去处,如何掘金夜经济,让甬城之夜更有烟火味。 天气渐热,宁波的夜间消费也跟着“热”了起来。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随着“餐饮外摆”的加入,宁波的夜间消费场景更为多元。 “餐饮外摆”掘金夜经济 宁波的夜生活越来越热闹了!越来越多商业街区、购物中心拓展外延区域,外摆经济越来越火,“餐饮外摆”更是在夜经济加持下率先成为“商业外摆”中的人气王。 记者走访宁波部分商业综合体观察到,傍晚五六点之后,设有外摆区域的餐饮商户往往人气更旺。 “傍晚5点左右,前来就餐的顾客就多起来了,周末更是忙得停不下来,一直要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新增外摆区域以来,日均营业额提升了15%左右。”“破店肥哈”餐饮店负责人闽先生说。 位于鄞州宝龙广场的“破店肥哈”餐饮店,主营海鲜烧烤。上个周末的晚上,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不少食客在室外烧烤畅饮。 “我们目前已将打烊时间从原来的夜里10点延迟到次日凌晨2点。”闽先生说,尽管“破店肥哈”最近才拓展外摆区域,但已能感受到“外摆+夜经济”的双重加持下,客流明显增长。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外摆区域从傍晚6点营业到次日凌晨1点,20张桌子平均翻台3次,一个晚上约增加1.8万元的收入。 这并非个例。记者从鄞州宝龙广场方面了解到,目前,该商业综合体共有餐饮商户42家,已有超过30%的商户新增了外摆区域。在周末、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时段,新增外摆区域的商户客流大约提升了10%,销售额提升了约15%。 天一和义商圈更是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外摆区域打造。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家餐饮品牌设置了外摆区域。 “Monich牛排融合餐厅、小象西班牙餐厅等餐饮店,外摆区域高峰时段销售额的占比已达50%左右。”天一和义商圈有关负责人林先生表示。 为了放大“夜经济+餐饮外摆”的叠加效应,宁波多个商圈延长了夜间营业时间。目前,鄞州宝龙广场以餐饮业态为主的商户,均将夜间营业时间延长至次日凌晨2时;从6月份开始,天一广场、和义大道、月湖盛园等区域的超百家餐饮品牌,都会延长夜间营业时间,进一步放大人气聚集效应。 夜间消费体验渐入佳境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越来越多商家意识到“外摆≠地摊”,而是商业街区空间美学的一部分,新增的外摆区域通常都进行了整体设计,也使得消费体验渐入佳境。 “内容与形式并存。在品牌入驻前期,我们会针对品牌调性、所在区域等评估其是否适合增加外摆,同时进行兼顾个性化和整体性的设计。比如,即将开业的B&C黄油与面包宁波首店就提前设计了外摆区域。”天一和义商圈有关负责人林先生表示。 目前,在宁波街头,也有不少颇具“辨识度”的外摆案例。比如,小象西班牙餐厅(和义大道店)的外摆区域,部分做成了透明泡泡屋造型,吸引了很多食客特意前来“打卡”;天一广场水晶街街区内,新引入的Dai傣泰、小小葵洋风料理、星平小馆、文通冰室等10余家餐饮商户,新打造的外摆区域也进行了统一设计,提升消费者在室外的用餐环境。 与此同时,为了抢抓即将到来的“夜经济”高峰,越来越多“餐饮外摆”正在路上。 据了解,目前,天一和义商圈正在进行新一轮“商户外摆规划”。以天一广场为例,除了目前在2号门区域、日新街区域、7号门入口区域、水晶街区域、6号门通道区域等新设外摆之外,还将继续规划沿开明街区域、6号门入口区域、沿药行街区域继续增加外摆。 “夜经济叠加商业外摆,不仅延长了消费者的夜间消费时间,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消费空间,创造出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宁波市商务局消费促进处处长尹秋平认为,“目前,两者的结合在餐饮业态上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各项目、各商圈在筹备夜间活动的同时,也要考虑加强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输出。” 记者 史娓超 通讯员 宋扬 叶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