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伯庸分享现场。 |
|
◀学生提问。通讯员供图 |
“我们理解历史,不能总是把眼光放在历史上的大事上,而是要去看渗透到历史肌理中的‘小人物’。” “古今人物的情感都是相通的,理解他们的思想之后,历史也离你更近了。” 昨天,“文字鬼才”马伯庸做客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他以“历史中的大与小”为题,分享了自己看待历史的角度和文学创作中的心得体会。 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代表作有《长安的荔枝》《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等。今年年初,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播出。 人类共通的情感 不因时代而变化 讲座伊始,马伯庸在屏幕上展示了一幅敦煌文书。“如果我跟你们说这个敦煌文书,你们可能会睡着,但你要是看到这文书的背后,可能就有兴趣了,诶,有个小人!”马伯庸幽默风趣的语言令台下的学生忍俊不禁。“我们可以想象,千年前的抄经人,肯定是抄久了觉得太无聊,所以在背后做了个涂鸦。这跟我们现代人是不是很像?”他说。 “还有这个,古人在抄写《兰亭集序》时,不小心写了个错别字,‘亭’字多了个单人旁。”马伯庸说,写错字在古代是很难补救的,既没有涂改液,又不能一键删除,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看到,后面的字被他粗鲁地涂黑了。我们依稀还能从笔迹中感受到他的愤怒。这一行为和现在人如出一辙,码了一堆字结果没保存,肯定会暴躁。” 接着,马伯庸从古代普通士兵与家人的往来竹简信中,解读出了其中包含的对家人的思念。“这其实就折射出了咱们分享的主题‘历史中的大与小’。小在哪儿?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大在哪儿?一个普通战士牺牲了,对家人的影响有多大,这就是战争时代千千万万人的缩影。”马伯庸说,我们可以从每一封书信、每一块石碑上的文字中,感受到古人的情绪,体会历史的温度,与千年前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人类共通的情感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从微观细节切入,这便是马伯庸看待历史的角度。 就业难,怎么办? 让自己不可替代 进入互动环节,学生们都想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和马伯庸交流,现场提问不断。马伯庸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细致的解答。 “我也很喜欢文学创作,但我想知道,您是怎么把握文学创作和历史之间的度的?”一个女生问道。 “这很简单,遵循‘三明治原则’。”马伯庸解释,“三明治”的最上面那层是历史大事,你再喜欢诸葛亮,最后蜀国灭亡还是事实,不能篡改;最底下那层是每个朝代的社会细节和规则,比如写汉代就不能写“西红柿炒鸡蛋”,因为西红柿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的;中间那层才是你可以去合理想象的空间。 又有学生问:“我们都知道,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不是很有优势,您有什么好主意吗?”马伯庸笑着说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分享了一段自己的求职经历。马伯庸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这工作不好干,我一不会应酬,二还社恐,就跟领导协商,换到了别的部门。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进行业余写作,每次写书都会送领导一本。所以领导就知道,虽然我的业务能力不行,但写作还行。”马伯庸说,后来,给领导写发言稿的活儿就落在了他的头上,领导特别满意,于是他就成了专职“写发言稿”的人。 这个活儿对马伯庸而言很轻松,所以他在那家公司干了很多年。后来他发现自己出书所得的版权费已经超过工资了,便辞职当了一个专职作家。“所以,与其考虑如何去求职、迎合市场,不如想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马伯庸的经历让在座的学生赞叹不已。散场后,他还给同学们签名留念。 “这样解读历史的方式太有趣了,马老师讲得很有画面感。他分享的人生经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大三学生蔡羽倩由衷地说。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李九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