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3-05/30/A4/9696398_ds-qianyh_1685362888490_b.jpg) |
林先生的零食店。 |
最近,“老婆大人”部分门店关停引发各地大量会员到店抢购销卡,在网上引发了一波讨论和围观。由此,另一个话题也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开零食专卖店到底挣不挣钱?这个赛道在今天已经是红海还是依旧有潜力可挖? “卖零食挣不挣钱?这太讲天时地利人和了” 周日的午后,林先生夫妇正守着自家的零食店。当天的生意谈不上非常好,但隔三岔五的也会有人进到店里挑零食,几元到几十元的消费都有。 “卖零食挣不挣钱?这太讲天时地利人和了。”面对记者的提问,林先生给了个迂回答复。 林先生的这家店开了快3年了。90多平方米大的店里,铺了上千种货,其中八成是零食,另外还兼做日用品、玩具、香烟等。周围两个小区、两所学校是店里客流的基础支撑。“我们这样的零食店,做的就是周围一公里左右的邻里生意。” 林先生接手前,这个店面开的是另外一个品牌的零食店,他盘下来光转让费就花了十几万元。而想到继续做零食,是觉得在当时整个零食消费赛道挺火。他也曾想过加盟“老婆大人”这样的连锁品牌,不过出于费用考量,最后选择自己做。 “店铺一年租金13万元,前期装修加设备20多万元,货铺了10万元左右,大概花了40多万元把店开起来了。”林先生说,因为没有加盟费和指定的设备采购,店里的“启动资金”相比一般连锁的零食品牌店投入少,不过因为采购量少,没有谈价优势,后续采购费用比连锁高了不少。 “最好的时候,一天流水4000多元,但是现在打对折了。”林先生说,零食店对周围客群非常依赖,例如在疫情期间,大家不方便出门,但是吃零食成了排解心情的方式,所以客单价很高,一次消费一百多元很常见。但现在几十元成为主流,生意也不如以前稳定。另外,人群的口味也决定着店里的销售。林先生的店,薯片等膨化食品是人气商品,但辣味的东西基本没人买。而这些产品的利润也决定了这家店能挣多少。 林先生的说法也得到了另一位经营零食小生意的王女士的认可。王女士主营水果店,8年前开始兼做零食,可以算得上是踩在了风口上。她告诉记者,自营的零食生意前期花钱“试品”是关键,只有试出自己客群的“口味”,后期才可能盈利,而一旦踩准了节奏,客人的黏性就产生了。“零食的利润没有水果高,但风险比水果小。如果定位找准了,生意做得勤快点,挣点薄利还是可以的。” 传统小道场,愣是被吃成了一个新赛道 作为最接地气的零售行业之一,近几年,零食零售的生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猛壮大。据《2022年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研究报告》数据,近7年以来,中国休闲零食市场每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1%左右。 越来越多的“老婆大人”们凭借“总有一款适合你”的选择宽度,和看似亲民的价格策略,在下沉市场快速攻城略地。 有媒体统计,2019年开了第一家零食店的“赵一鸣”,截至今年4月门店数量已经突破1100家;另一个势如破竹的品牌“零食有鸣”,截至今年3月已有超过1200家;发源于长沙的“零食很忙”,到去年11月就已经突破了2000家门店。 记者在大众点评中输入关键词后看到,全市和“零食店”相关的商家有一万一千多家。除了本地龙头“老婆大人”外,还有好幸福、怡佳仁、悠百佳等品牌。 此外,据官方数据披露,“零食很忙”2022年的全国门店零售营业额达64.45亿元,同比增长139.7%。全面转型量贩零食赛道的“万辰生物”,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上涨553.22%,净利润增长116.39%。 或者正是看到了潜在能力,这个被“吃出来”的细分赛道,也受到了更多资本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休闲零食赛道共计有11家相关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金额约为13亿元。而在这个月,“邻食魔珐”宣布已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零食有鸣”宣布获得B+轮融资。 对于零食店来说,“引流品”很重要 选择余地更大、购买体验更好,今天的零食店已然跳脱出传统,更加匹配年轻消费群体的胃口。其获利的基本逻辑也早已不再是以前小店、超市的手法,而是“卖零食,但又不单单卖你认识的零食”——也就是说,一家零食店里,有一定量大众熟知且价格透明的零食,而另一部分商品正好相反。商家会降低知名度高的商品的价格来做引流,然后带动其他产品销售。 例如记者在“老婆大人”看到500毫升的百事可乐会员价只要2.5元,这个价格比三江超市的会员价2.85元还要便宜,而在其他便利店,同款可乐售价大多是3元到3.5元左右。同样,统一阿萨姆原味奶茶在罗森正常售价是5元,活动价8元两瓶,而老婆大人卖3.4元。 但经常逛零食店的消费者会发现,零食店里有很多商品是外面没有的,一些在网上都很难查到,甚至不同品牌的零食店上架的同一类零食,都会是不同厂商生产的。这部分独有产品正是零食店利润的主要来源。 但即便是大家熟知的产品,其利润也比较可观。一位零食品牌负责加盟事宜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透露,市面上一般售价2元左右的知名瓶装饮用水,进价只要0.6元左右,就算优惠出售,也有利润空间。 事实上,零食行业的毛利率大体都维持在30%至40%左右。以上市公司盐津铺子、良品铺子、来伊份为例 ,三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34.6%、29.18%和43.15%。对比2019年,三家公司季度毛利率的波动范围在35%至44%、26%至33%和43%至45%之间,基本比较稳定。 从公开的消息看,连锁零食店的毛利比上述企业稍低。例如“零食有鸣”的综合毛利23%,“零食很忙”是18%,“赵一鸣”的综合毛利在20%左右。而开拓品牌更早的怡佳仁毛利有40%多。“在我们3800多款产品中,通货产品的毛利润在35%左右,特有产品和网红产品在45%到50%,进口食品的利润点在55%至65%左右。”怡佳仁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天再入局掘金,还来得及吗? 如果从赛道火热度和前期综合表现来说,零食行业看上去挺美。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今天再入局掘金,还来得及吗?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两年零食店吸引了众多创业者的目光,也出现了快速扩张的势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开始反噬行业,导致经营者们正面临极大挑战。 “首先是零食店同质化现象严重,如果不看装修风格仅看货架,几乎每家零食店都经营着高度类似的商品。此外,快速扩张大概率会导致内卷,甚至恶性竞争。未来也会出现消费客群容量和门店数量不匹配的情况,影响门店营业收入。”从事商业招商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徐真告诉记者。 此外,高昂的前期投入也让经营者在起跑线就开始“负重”。据官方资料显示,“零食很忙”加盟费和保障金在8万元左右,装修、设备、铺货成本等在40多万元,一套下来至少需要50万元。“赵一鸣”需要55万元以上的资金预算。同时,在网上也不乏加盟商发帖吐槽自己的零食店因客流、运营等多种问题快速倒闭的“血泪史”。 作为一种需求广泛的零售商品,零食赛道肯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不过在未来,零食店还能不能像前几年这么火爆这么挣钱,或许还得将很多主客观因素考虑在内才行。 记者 黎莉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