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A股大数据 看人才新动向

这样的宁波你心动吗?

    又到毕业季。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突破1150万人,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A股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一定意义上,A股上市公司用工需求与薪资待遇,代表了整个就业市场的景气度。我们以A股上市公司为蓝本,看看这些企业在员工规模、学历分布和薪资待遇方面有哪些特点,以期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一些参考。

    全国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明显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A股上市公司共5192家,2020年至2022年,员工总数分别为2786万人、2912万人、2981万人,同比增幅分别为3.6%、4.5%和2.4%,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从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城市群集聚最为明显。A股上市公司数量前10强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占了6席,分别是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和无锡,共有A股上市公司1205家,占A股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员工总规模441.6万余人。

    从行业门类来看,在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是绝对主力,达3494家,2022年员工规模约1505万人,分别占A股总量的67.3%和50.5%,紧随其后则是金融业369万人,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服务业216万人,建筑业206万人。不过从同比增幅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增长最快,达10.23%;其次是卫生与社会工作,达7.98%。教育和房地产业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员工规模同比分别减少35.73%和11.43%。

    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分布城市来看,前30强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了半壁江山,上市企业1233家,员工总数372万人。其中,浙江占了8席,分别是杭州、宁波、台州、绍兴、嘉兴、金华、湖州和温州,共有上市公司505家,员工总数超162万人。

    可见,作为产业高地的长三角城市群,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同样是各类制造业人才的集聚地。

    每3名博士或硕士,就有1人在北京

    在员工学历方面,Choice数据显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本科学历员工已是绝对主力,达962万人,占总量的34%;大专学历员工约785万人,占总量的27%;中专及以下学历的规模仍不少,达947.1万人,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学历人才需求大增,但规模仍相当有限。其中,硕士研究生已达160万人,占比约6%。而博士以上学历人数仅8.1万人,就职于近1600家上市公司,拥有博士员工的企业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其中,博士数量5人以下的就有760家。可见,博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还相当匮乏。

    从A股上市公司数量前10强城市来看,北京A股上市公司的高学历人才最多,博士及以上人才超过3万人,硕士60万人,占比均在37%左右。也就是说,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每3个博士生或硕士生,就有一个在北京。

    另有近2万名博士和40多万名硕士,则流向了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其中,上海和深圳的硕士员工分别为15.37万人和18.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的A股上市公司中,博士和硕士人才分别为2282人和1.9万人,在二线城市中遥遥领先,甚至超过了江苏省内“双雄”苏州和南京。这与无锡拥有不少生物制药、航空航天和半导体等战略型新兴产业不无关系,其中仅药明康德就有博士人才1400多人,硕士人才近1.2万人。可见,人才不仅跟着城市走,更可能跟着产业走,优化产业结构将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筹码。

    在薪资方面,北京、上海的上市公司员工人均薪酬优势明显,分别为26.75万元和26.82万元;接下来是南京,为22.63万元;杭州和广州均为21万元左右;宁波为17.3万元,在前10强城市中稍显逊色。

    宁波

    中专及以下学历员工过半

    产业亟待优化升级

    最后,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宁波。

    目前,宁波的116家A股上市公司,共有员工43.7万人。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94家,员工总数32.4万余人。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在长三角地区排第4位,居全国第6位,充分彰显了“制造业强市”的特色。

    从行业类别来看,宁波A股上市公司目前员工规模最大的行业是汽车零部件——22家上市公司,员工总数13.3万人,占比近三分之一。其次是纺织服装、家电家居和港口物流业,员工总数分别为4.2万人、3.6万人和3.2万人。

    从员工学历来看,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数近23万人,占了总员工规模的一半多;本科和大专学历员工分别为7.7和9.27万人,占比分别为17.6%和21.2%;博士及以上人才仅248人,硕士也不到9000人,占比极少。

    与长三角兄弟城市杭州、南京和无锡比较,不难看出,宁波A股上市公司员工整体学历还有待提高。这也说明宁波的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就业门槛不高,发展机会不少

    薪资待遇也不低

    从年度员工人均薪资来看,2022年,宁波A股116家上市公司员工的人均薪资中位数为14.98万元;人均薪资20万元以上的公司有23家;15万-20万元的共33家,10万-15万元的有53家,10万元以下的仅7家。

    按行业分类,超半数行业的员工人均薪资超过16.5万元,排在前4位的行业依次是银行、房地产、港口物流、自动化设备,分别为53.3万元、32.3万元、27.9万元、27.3万元;纺织服装、文娱用品行业的人均薪资则相对较低,均不足10万元。

    可见,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宁波,就业门槛并不高,发展机会却不少,更重要的是薪资待遇也不低。2022年,宁波凭借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产业基础,吸引了2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甬就业、创业。

    这样的宁波,你会心动吗?

    记者 诸新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