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静静 鸟儿飞行,暗示理想追求过程中的自由。 《飞鸟集》创作于1913年,出版于1916年。那一年,泰戈尔在日本旅居,不断有淑女求他在扇面或纪念册上签名。诗人曾经盛赞日本俳句的简洁,《飞鸟集》大概受到了这种诗歌体裁的影响。泰戈尔突破英国十四行诗的形式枷锁,让思绪流淌在自然之中。随意的两行或三行诗句组成一节,以散句的形式像花朵一样错落摇曳,俯仰生姿。比如:“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比如“世界不会裂开,因为死亡并不是一个罅隙”,比如“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作为博爱的诗人,泰戈尔相信爱,相信人道主义,在他看来,灵魂的永恒和自由源于爱。正如《飞鸟集》最后一节所说的:“我相信你的爱/让这句话作我最后的话”。 这样的爱既指向对自然的亲近,也包含对爱情的诉求。 《飞鸟集》开篇:“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出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又飞落到那里”。泰戈尔借景抒情,将夏天秋天对举,演绎时光流逝,而飞鸟的飘忽不定和落叶的轻轻叹息则带给读者伤春悲秋的情愫。诗集里,有许多诗句同时表现出作者渴望爱情的灵魂拷问。 读诗的过程,读者会跟着诗人的情绪飘飞在文字之外,那里有无限的美好。比如“他走的时候/树木正在萌芽/春光刚刚到来/就好像是那个站在春日里送别恋人的人正是我自己”。当读到“你微笑着看着我不说一句话/而我知道为了这个我们已经等了很久”时,我们会感觉这是美之所在,将静默以特写方式呈现,唤醒对寻常日子的诗意体验。 《飞鸟集》表现深层的精神追求——爱与和谐的宇宙终极原则,描绘自然万物的灵性相通,礼赞自由、平等、博爱,从而生成隽永的审美体验。读这部诗集,你会感觉宇宙的活力和人生的变化是有意义的,是快乐的,能给人无穷的勇气。 许多批评家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的”。《飞鸟集》足以印证,泰戈尔更是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并且知道艺术的真相。著有《泰戈尔的哲学》的S.Radhakrish-nan说“泰戈尔著作之所以流行,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人的兴趣,一半在于他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