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内科专家 赵乾磊

心病 需“用心”来医

    从医廿载,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房颤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赵乾磊说,自己只做了三件事: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综合性临床诊断治疗技能;坚持为每位心脏病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创建“国字号”房颤中心,推动房颤患者的区域诊疗体系。寥寥数语,背后却是他带领团队用“心”诠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同样是心怦怦跳 诊疗方式却大相径庭

    “查了整整3年,终于找到原因了,太感谢您了!”在鄞州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里,50岁的老陈满脸感激地对赵乾磊说。眼前的老陈,神清气爽,与刚入院时判若两人。

    刚入院时,老陈有一大串基础病:“三高”、冠心病、心力衰竭,双脚浮肿、没法走路,一说话就直喘气,在当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就是没找到病因。

    用心问诊、仔细体检是赵乾磊的从业习惯,这次也不例外,很快他就获取到一个重要信息:近3年来老陈时不时有心悸的感觉。为了找到引发心悸的原因,赵乾磊为老陈安排了长程持续的心电监测。检查结果显示:老陈患有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是成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多次发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严重损伤了老陈的心功能,诱发心力衰竭。

    明确病因后,赵乾磊立即为老陈安排了射频消融手术。这是一种血管内微创介入手术,只需要在患者大腿根部的股静脉位置穿刺几针,就可以解决问题。同时,医护团队针对老陈“三高”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也给予专业的综合性治疗。

    王大姐同样因为心怦怦直跳就医,她的情况更为严重,心率最高达到180次/分,一度晕厥。赵乾磊为其进行电生理检查,最终明确病因为另一种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速,同样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后,再也没出现类似的心跳。

    临床病例复杂多样,并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都需要射频消融治疗,这就需要医生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疾病甚至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专业性极强的个体化治疗。很多慢性房颤患者慕名而来,赵乾磊在仔细评估后则采取规范的药物治疗或者左心耳封堵来预防脑中风和心力衰竭。同样,对于一些早搏(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速、房扑等病人,都需要针对性的评估和治疗。心病必需“用心”来医,这就是赵乾磊心律失常诊治团队的服务宗旨。

    拿下“国家级”金字招牌 推动区域内心律失常诊疗体系的建设

    白大褂可能是赵乾磊懂事以来第一个认识的物件,他的母亲是一名全科医生,他从小就跟随母亲住在医院宿舍,听筒是他最喜爱的玩具。

    特殊的童年经历让他对医生这个职业十分憧憬,上大学时坚定地选择了学医。之所以选择心内科,是因为患者基数大、老年人多,致死、致残率位居人类疾病前列,及时治疗得当,能高效挽救众多生命。

    2005年,赵乾磊所在的科室作为全市首批开展射频消融手术的团队之一,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福音。为此,他多次在浙大一院、邵逸夫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把诊疗范围由单纯的药物治疗向介入治疗、综合治疗转型。他还密切关注国内外领先的各类诊疗技术,随着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等先进术式的成功实施,该团队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在医院长期支持和团队不懈努力下,2022年,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房颤中心成功获评国家级房颤中心,将推动区域内房颤诊疗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广大基层心律失常患者能够得到更及时、更全面、更有效的防治一体化服务,这是赵乾磊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状态,因为他真心喜欢这个工作。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冯济业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