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
韩国面包品牌B&C宁波首店营业一周多,持续引发抢购热潮,然而,排队至少1小时、多名黄牛现场蹲守、高价“代购”或“代排队”、5个面包被加价炒到200元……也引来不少质疑声。 B&C真的这么火吗?记者昨天前往现场进行实测暗访。 现场 记者实测排队至少一小时 昨天下午2点,记者来到B&C,30℃的高温天,店门前依旧排着长龙,排到路口后又拐了个弯,绵延很长一段距离。排在队伍最后面的消费者小林对记者表示,这段时间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频频刷到宁波新开的这家B&C,就来凑个热闹。 记者在现场实测,从队尾开始不采取“特殊方式”排队,经过1个多小时的挪挪停停后,终于在3点10分左右进入B&C门店选购。记者注意到,由于门面较小,为避免拥挤,B&C规定顾客分批进店,每一次放行仅限5-6人进店。值得一提的是,当记者迅速选购完买单时,发现付款还要排队10分钟左右。 开业一周多仍排长队,这样的抢购热潮,与品牌采取的限量、限购等做法不无关系。据了解,B&C产品号称当天现烤,限时供应且部分产品限量购买。记者进店后发现,此时有部分招牌产品已经售空。尽管看起来所有的货架都摆放得满满当当,但是记者原计划选购的草莓咸奶油泡芙、大大巧克力蝴蝶酥、黄油牛角包之神等都已卖完。 此外,为给新店造势,宁波首家B&C在开业后会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折扣活动,从4.9折到8.9折。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的打卡分享,为B&C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目前小红书上关于B&C的笔记已经超过1万篇。 乱象 黄牛高价“代购”“代排队” B&C显然已经成功掌握了流量密码,但这些策略并非时刻奏效。这次宁波首店开业,也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 此前有宁波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视频表示,队伍前面可能有大批黄牛在排队;还有人表示要理性消费,“味道一般,招牌产品并没有一些博主说的那么好吃”“等势头过了再去,排队买没必要”。 记者也发现现场有不少黄牛在“代购”或“代排队”,并不时向排队的人群吆喝兜售。在距离门店不远的位置,不少黄牛坐在地上,面前放着几大袋B&C面包,向来往路人兜售。 以“代购”为例,黄牛通常以“套餐形式”出售。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一个黄牛询问如何代购,对方马上打开B&C标志性的荧光绿包装袋,介绍称“5个面包200元,都是最火的招牌面包,店里买要140元左右,我们就收60元代购费”。 此外,还有“代排队”的黄牛,不时向人群表示“100元就能直接排到最前面”。记者经过一轮“还价”后,黄牛表示“最低70元,不能再低了”。 尽管记者最后没有与该黄牛达成交易,不过也注意到,在排队的1个小时内,黄牛的生意不错,仅记者所见就有七八单的“成交量”。 市消保委 店家没有采取限制约束措施 那么店家对于黄牛是什么态度呢?近日宁波市消保委也组织了一批消费者代表对该网红蛋糕店进行了探店消费体验活动。 体验者反馈,该店虽然在门口指示牌上标明了“请勿从黄牛处购买产品、食品安全无保障、加价购买伤钱包”的提示,但并没有主动采取劝阻或约束措施制止“代买”“代排队”的行为。 有店员甚至在门店入口处与黄牛聊天,对该黄牛未排队就进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体验者提出疑问时,店员解释“只是进去拿饮料”,但是15分钟后,该黄牛拎着3个打包袋出了门。 对此质疑,店方给出了解释,表示“已沟通、取证”。但由于排队时间过长、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消费体验,不少消费者也在网上给出了较低的评价。 宁波市消保委公益律师强调,黄牛倒卖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商品或服务。如果商家与黄牛串通,还将对消费者的知情权造成侵害”。 该律师表示,消费者的知情权主要是指了解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通常对应的是虚假信息的问题,既包括积极的造假,也包括消极的隐瞒。商家如果出现披露虚假的库存信息等情形,则会涉及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也将成为黄牛非法经营行为的共犯。 对此,宁波市甬邦餐饮联合会秘书长水锡峰认为,强大的营销只能为品牌带来一时的红利。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决定消费品牌生存的,最终还是产品研发能力,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来吸引消费者。“依靠流量和声量可以让品牌在开业之初备受瞩目,但玩法的重复也会让用户产生疲惫感。”水锡峰说。 记者 史娓超 毛雷君 通讯员 陶颖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