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传承发扬非遗文化,昨天,荣宝斋宁波分店联合宁波皓哥读书志愿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项目手作体验活动。图为小朋友在体验荣宝斋的国家非遗项目——木版水印。通讯员供图 |
|
6月10日,奉化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奉化城市文化中心启动。图为宁波走书非遗传承人朱玉兰在现场教市民唱走书。记者 鲁威 摄 |
6月10日,是2023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这也是当前文物工作的两大关键词。泱泱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这一点也是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翻开新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推进、国家版本馆的建成,彰显蓬勃生机与浩瀚气象。一边是盛世修典,一边是探寻根脉,文化的种子基因得以保存,文明的谱系构成进一步厘清。 作为中国大陆海岸线上的一座滨海之城,宁波,2020年的井头山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8000年海洋文明史,入列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这里也是中国大运河的南端入海口,拥有世界遗产大运河宁波段,是古丝路的“活化石”; 宁波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8项,涵盖传统技艺、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医药、民俗、曲艺、民间文学等诸多门类。 这些,都是我们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可以去纪念与传承的内容。 历史与现实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与我们熟悉的宁波人,“大冯”冯骥才先生紧密相关。 20世纪90年代,冯先生就曾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 2004年和2005年的全国两会,冯骥才又提出这一建议,并递交了《关于确立“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提案》,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2005年7月,郑孝燮、宿白、谢凝高等11位学者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倡议设立“文化遗产日”。 同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后来又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已是第18个年头。 冯骥才曾说,“遗产日”的设立,显示了当代中国对自己文明的认识高度,表现了一个民族文明的自觉。“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才会把历史文明视为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精神遗产,珍视和保护遗产的本身就是现代文明中一个象征性的内容。” 多年来,人们对遗产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从概念上说,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又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冯先生的观点中,物质遗产相对容易被看到,而非物质遗产则往往“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所以,他长期以来致力于“遗产日”推动关注的内容,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 近几年,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都会发布一个“关于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提高大众对非遗的重视。今年,非遗宣传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光荣与梦想 截至2023年5月,宁波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项、省级10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名、省级101名;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5个、省级10个。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宁波的“国遗”项目中,大众比较熟悉的是“三金一嵌”: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和骨木镶嵌。从字面上就透露出一种金碧辉煌的味道。 浙东的非遗,极尽工巧之能事。千工床、万工轿,大都富丽堂皇,多种工艺互相叠加,光彩照人。这是一种地域属性的体现。 宁波人善经商。清末,随着宁波商帮崛起,民间资本相对富足,使他们有余力去完成物质上的追求。“三金一嵌”的工艺水平普遍也在清末的宁波达到巅峰。某种程度上,商人的财力和审美,决定了工匠技艺达到的高度。 非遗中,还有大量的“口头”遗产。地方戏曲甬剧、姚剧、宁海平调,地方曲艺唱新闻、宁波走书、四明南词也都是“国遗”。对于讲求口传心授的舞台艺术,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年讨论的声音很多。对于这些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文艺,评判标准其实简单,那就是能否实现艺术的突破,同时获得市场的认可。 地处海滨,宁波还有好几项国家级非遗,自带海洋基因。比如渔民开洋节、谢洋节,海盐晒制技艺,象山渔民号子,徐福东渡传说,石浦-富岗如意信俗,一看就是从大海中孕育的。海洋,哺育了沿海人民,也赋予我们无穷想象。海洋生活的世代传承,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此外,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红帮裁缝技艺、余姚土布、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前童元宵灯会、奉化布龙、梁祝传说、布袋和尚传说、象山竹根雕、董氏儿科医术等等,也都是国家级的非遗。 这些内容一说,宁波人一般都耳熟能详。文化遗产,根植于地域血脉之中,它们本身就来自于人民的创造,经历时间沉淀,绽放出夺目的光华。 传承与创新 在我们讨论非遗时,有两个词如影随形,一是“传承”,一是“创新”。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已大有好转。随着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非遗项目向“网红”大步迈进,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也越来越被尊重、被看到。 6月9日,抖音发布了《2023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过去一年,抖音上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94%;电商销售额最高的100位非遗传承人中,90后占比37%;此外还有超1000位00后在平台上身体力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成为传播非遗的主力军,意味着产业有了希望。去年夏天,位于宁波西江古村的鄞州非遗馆突然在小红书上火了。一群青年突然发现了这个“宝藏打卡地”。古典的建筑、清幽的院落、各式非遗项目展示,还可随时体验,拍出来的照片“文艺范”十足。整个夏天,鄞州非遗馆人流量是往年的三倍,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这是一份温暖的古老,吸引我们去靠近,在针绣的绵密质感中触摸往昔柔情,从瓷器的冰洁纹饰中,欣赏我们民族曾经有过的审美。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其中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承续者。 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继往开来,这也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的“初心”。在新的起点,古老的文明为我们提供文化自信,其中的包容与和合共生,又为将来提供无限可能。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这一条从未中断的文明之路,也必将走出时代的足音。 记者 顾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