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媒记

    □张存

    “香不散,彩云春透。今岁又相逢,是燕子,归来后。”喜欢这首陈允平的《迎春乐》,似乎对做媒的乐趣,作了最好的注脚。

    我业余有两大爱好,一是写闲散文稿,一是替别人说媒。都是为了好玩,才乐此不疲。

    A

    以前,我住的老房子有一邻家女孩。后来搬家了,她竟和我分到了同家单位上班。

    有一次,我在车上遇到她,格外开心,聊起搬家后的各自生活,相谈甚欢。

    她家里,父母都有工作,兄长在国企上班,家境很好。我问她,男朋友找了没?她直摇头。

    那天,我去朋友的寝室,他的室友姓童,是个阳光男孩,喜欢唱歌,长得也帅,老家在慈溪。我问他是否有女朋友?他说,找不到,要不介绍一个。我就说了邻家女孩的事。他一听,很感兴趣,连说,那你去问问。我告诉他,女孩名叫陈燕珍。

    当时,我也就二十来岁,自己谈恋爱并不开窍,倒是很热心张罗。我将男孩的情况和女孩讲了。我告诉她,男孩叫童剑桥。

    过段时日,我碰到男孩。他很神秘地说,班里刚分来一个女孩,叫陈燕珍。我说,有戏,有戏。

    后来的事很自然。他们在聊天时,都提到了我。这样,我便成了共同的话题。越说越近,如漆似胶,由同事而成为恋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他们结婚后,我常去他们爱的小屋坐聊。不久,幸福的结晶降临人间。家,更显温馨。看着这一幕,我也无比开怀。

    B

    燕珍家以前请过一位裁缝,姓唐。老家在畈田唐村,那里出过一位作家叫唐弢,和唐师傅是族亲。燕珍说,唐师傳的手艺好,她做的衣服,我穿好多年。我也请唐师傅做过裤子,那时她已开了裁缝店,生意很好,回头客多。

    唐师傅有两个女儿,都受过高等教育,长得也讨人欢喜。当时,大女儿已有了爱人,小女儿还未婚配,她在中学里教英语,叫陈碧颖。燕珍和她很聊得来。有一回,唐师傳问燕珍,有没有好小伙,给碧颖介绍一下,她也不小了。燕珍和我来讲,我满口应允。

    我常去宿舍坐聊,认识了刚分来不久的迪龙。我和他很聊得来。他是余姚黄家埠人,后来我才知道,那里出过一名很厉害的校长,叫蒋梦麟。迪龙的父母都是农民,却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我对余姚似乎挺有缘,后面要讲到的小伙子,也是余姚人。

    迪龙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是双学士。他英语好,口才棒,说起来滔滔不绝。我那时一个人住,很自由。他来镇海玩,有时就住我家。我们就很自然地聊到找对象的事。我问他,想找怎样的女孩子?他说,老师。我一听,马上接过话茬,提了碧颖的情况。我说,你俩都会英语,有共同语言。他让我去问问。

    我心里有了底,便去和燕珍说。择日,和她同去唐师傅家。我开门见山地说,小伙子家境一般,无财却有才,蛮上进的。唐师傅家境虽也一般,但很惜才。隔了两天,燕珍打来电话,说女孩回复了:谈谈无妨。有了这四个字,我如同吃了定心丸,就和迪龙说了对方的电话和名字,让他自己联系。

    唐师傅说我“媒根深”,才使得他俩兜兜转转,终得圆满。

    迪龙后来做了董事长秘书,也是风生水起,做得很好。再后来,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做董秘,听说也是很有成就。他结婚后,我们联系少了,也很多年没见了。

    C

    我作为业余作者,少不了到报社去,有时去开会,有时去和编辑交流,受益良多。

    有一年,副刊编辑换了新人,长得白净,戴副眼镜,很有气质。女孩叫阿桂,湖北孝感人,大学毕业分到报社工作。她文字功底扎实,眼光独特、新颖,编辑的好些版面都在省市获奖。我们熟了之后,她就开玩笑说,你们单位男生多,介绍介绍。我当真了。她年纪也不小了,该有个家了。

    同事晓霞说,她的部门正好有个叫阿淼的男孩,年龄相仿,余姚梁弄人,大专毕业。我一听是余姚人,顿时心生好感,就跑去和阿桂说。我重复了一句:他是大专生。阿桂说,我也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半斤八两。见见面吧。这句话,我记了好多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给了她阿淼的电话,阿淼也有了阿桂的电话,他们自己联系,省事。没过几天,我去问阿桂,见面了没?她说,见了。我说,感觉咋样?她说,还行。不知男孩咋说?晓霞这边也信息来了,阿淼很喜欢,属于一见钟情。他们相约去了杭州,回来不久,就去了余姚阿淼老家。听说,阿桂到了之后,阿淼的爷爷奶奶和父母都喜欢得不得了,见面礼将金项链都拿出来了。寻常人家,这是大礼了。阿淼还在城区买了二手房,将阿桂的名字都一起写上,自然皆大欢喜。

    也就几个月时间,他们结婚了,送来喜糖。婚礼那天,阿淼有点腼腆,倒是阿桂落落大方,讲述着两人相识相恋的经历,大家送上了满满的祝福。婚后,双双回了趟湖北,给我带来了家乡特产孝感麦管糖,有芝麻的香味,很好吃。

    他们结婚后,我碰到阿淼几次,他都说,阿桂是下嫁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说,你捡了个大元宝,哈哈哈哈。

    阿桂在一篇文章中写下这样的文字:有花儿开着,有人爱着,心情很轻柔,纵横交错的时光,翻开、合拢,平凡安暖。文字中的阿桂,还是小女生的模样。

    D

    单位里,每年都有新人进来。阿沛舟山海洋大学毕业,应聘来成了我的同事。他阳光,爱打篮球。我俩有时一起抽烟,吹牛。

    文友张洁老师问我,单位里可有适龄男生。我就立马将阿沛的情况告诉了她。阿沛也曾和我提过介绍对象的事,于是,顺水推舟。

    年前,张洁老师发来了女孩的信息:阿紫,中学老师。我对阿沛说,老师挺忙,你可要有思想准备。他倒是乐意,说喜欢。

    一开始,他们没啥进展,看来都是慢热型的。我对阿沛说,男孩子要主动些。两个人都很上进,工作上都取得不小的成绩。而且两人都爱运动,一个篮球一个跑步,有了共同的话题,越说越近。

    阿沛曾贷款买了房,这自然也给恋爱加分。十月,他俩去了趟南京老家,将婚期定在了来年五月。次年领了证,双双牵手来我家里谢媒,大包小包的礼品,老婆偷偷和我讲,还挺讲礼数的。

    “我一生的路,都是直的,转弯只为了遇到你。”阿沛在茫茫人海中,与阿紫相遇,眼中有光,喜乐相随。我也沾了喜气。

    这些甜蜜而温馨的故事,给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他们的故事还在演绎,我觉得欢欣。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