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17日 星期六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养未来公民责任意识

    每一次的语文大考,作文总是备受关注。昨日上午结束的中考语文考试,作文题如下:

    油船漏油了!“我的石油!”船主哀嚎。“我的假期!”游客叹息。“海水又被污染了,可怜的鱼!还有海鸟……”环境保护者陷入了沉思。“我们一起把油污清理干净!”志愿者们说。“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更多的声音传来。

    仔细想想,诸如此类的事件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正在决定大自然的未来。再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个细小的想法或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将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

    请以“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记叙性文章,也可以写议论性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500字;(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作文题出来以后,我们邀请了镇海区初中语文教研员、镇海区名师、高级教师王晓怡进行了点评——

    宁波市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与往年有所不同,可谓“不走寻常路”。从题型看,有漫画有情境材料,有话题有写作助手。从话题看,开放而有抓手,灵活而有深度。——“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这是一个需要考生用“热情”和“思想”去书写的话题。

    关注热点,培养责任意识。宣传“环保意识”、警惕“伤害大自然事件”、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关注“大自然命运”即关注人类命运,这些热点问题的启示,都在引导学生学会看世界、读社会、学生活、阅人生,从书本走向社会,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彰显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导向。

    基于课标,紧扣教材内容。题目中无论是写作话题,还是写作要求,都是基于课标导向,紧扣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内容中都有相对应的主题学习和写作训练。如相关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相关写作训练:撰写演讲稿、记叙文写作、学写故事、议论文写作等。这样的命题既体现了语文学科重在实践、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又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

    以小见大,关注文字背后的思维含量。该写作命题是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的话题是宏大的;但题目中又提示“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个细小的想法或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将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这样的命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点滴,重视真实体验,学会理性思考,在小处落笔,以小见大,鼓励考生写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文章。记者 王伟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