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灵敏 “挽袖提篮上菜场,朝餐晚食费周章。”形形色色的菜市场可以说是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的聚集地。汪曾祺先生在《食道旧寻》中曾这样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A 菜市场的关键词似乎总和鲜活有关。在这里,吆喝声和吵闹声氤氲起浓郁的生活底色,各种食材蒸腾着人间的冷暖气息。当你置身在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讨价还价声在耳边此起彼伏,目光所及是五彩斑斓的蔬菜瓜果和活蹦乱跳的生鲜家禽,此时心中纵有抑郁苦闷,大概也无暇顾及了。 菜市场总能轻而易举地唤醒我们对于食物和风土的温暖回忆。儿时一放假,我便会迅速成为奶奶的买菜搭档,唯一的任务就是忙前忙后地拎菜篮。奶奶嘴里慢悠悠念叨着中午做葱油泥螺、红烧素鸡、茭白毛豆和夜开花蛏子羹。我的思绪早已飘向菜场门口滋啦作响的生煎包、馅料丰富的粢饭团、金黄酥软的南瓜饼和劲道爽滑的葱油拌面。吃早餐的熟客们对角角落落已然十分熟悉:五颜六色的热水瓶里装着新鲜的热豆浆,带着岁月痕迹的炉子上煮着喷香的茶叶蛋,自取便是。这儿曾经是我心中的“早餐天堂”:现熬的豆沙圆子软糯清甜,弹牙的猪油年糕块和咸豆腐脑是完美搭档,青菜面结汤里的小油豆腐一口爆汁,而酱油馄饨里的蛋皮和葱花总是格外鲜香。偶尔能见到卖冰糖葫芦的叔叔,他的冰糖葫芦鲜红欲滴,亮晶晶的糖衣包裹着酸甜的山楂。那个椭圆形的稻草靶子上还插着几个圆滚滚的冰糖苹果,连带空气都变得香甜。 B 长大了,逛菜市场的主力军变成了自己。如果说买肉类和海鲜属于家庭任务,那么逛蔬菜区的环节算是我个人的放松时刻了。“菜市场里也是隐藏着美学大师的”,这句话我深信不疑。且看那红艳艳的番茄和深紫色的大胖茄子经常择邻而处,白萝卜和绿生菜交光互影,脆生生的莲藕边上有当季的茨菇相伴,尖嘴巴秋葵总和鹅黄色的娃娃菜待在一块儿……我尤为喜欢捆成一扎扎的红菜薹,底部切得整齐,顶上绽放着雅致的小黄花,还有盘靓条顺的韭菜花,细细长长,白色花簇格外清丽可爱。犹记得季羡林先生陪友人逛菜市场曾有感而发:“眼前不是什么菜摊子,而是一幅出自名家手笔的彩色绚丽、线条鲜明的油画或水彩画。”曾经逛过昆明的篆新市场,那儿更是将“菜场美学”打造到了极致。金色的黄花菜和米白的花生芽被码成整齐的小跺,一捧捧金雀花和芭蕉花、棠梨花、苦刺花一起“乱花渐欲迷人眼”,自小在洱海生长的海花菜被打了个漂亮的八字结,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生菌还沾有新鲜的泥土散发着来自丛林的气息,雪白的建水豆腐和金黄的宣威豆腐十分醒目。若是馋了,摊位上就可以进行火烤处理,配上摊主自制的腐乳辣汁水,口感外脆内软,滋味难忘。芬芳的甜酒酿装在古朴的大坛子里,不饮也醉。时间不知不觉溜走,走着走着,仿佛闻到了山的味道、风的香气,这是多少年都难忘的美好记忆。 一道菜、一碗汤的滋味是从菜市场的选材和配菜开始的。除却三餐四季,菜市场里也有鲜花打造出的浪漫诗意。一辆醒目的蓝色小皮卡是附近菜市场移动的花店。摊主夏天卖茉莉,冬天售水仙。盆栽的杜鹃、仙客来、白掌和绿萝是常驻嘉宾,偶尔也能见到薄荷、罗勒、迷迭香等各种香草,统一装在深褐色的花盆里。花草的种类并不多,但是胜在价廉物美,自然顾客不少。我在这个“菜场花店”买到过一盆修剪整齐的枸杞,叶子水灵,宝石般的果子红得鲜亮。有个周末还发现了一大桶鲜切的野姜花,墨绿色叶片之中,跳跃着白蝴蝶般振翅欲飞的花朵,清新洁雅。野姜花并不算常见,花店里也难遇它的身姿。当时手上已经提满东西的我,还是忍不住驻足,欣然买下一束。 C 菜市场汇集了四方食事,成就了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人间烟火。逛菜市场的时刻,似乎可以想象到主人准备食材的忙碌、烹制美食的用心和家人相聚的喜悦。最近逛菜市场的快乐,在离家不远的一个露天菜场寻觅到了。周围人都默契地称之为“自由市场”,这里既没有肉类和水产品,也不卖粮油和调味品,只有低矮的围墙、干净的水泥地和自带的小板凳。售卖的多是附近农人自家田地里收获的当季蔬菜,或是来自山野的马兰头、野荠菜等,堪称真正的“菜场”。三月上旬,自由市场里可以买到清洗得黑亮的荸荠,削皮炖汤十分清爽。临近端午节会有肥厚的莙荙菜,家里人都喜欢将它水煮蘸酱油吃。放暑假了,形似牛角的两角菱也悄悄露面了。偶尔也能见到长相怪异的四角菱,我总会买上一小兜。摊主们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买卖的间隙会不时和客人们拉上几句家常。卖丝瓜的大姨上个月去诸暨女儿家玩了,外孙女教会了她手机收款。市场出口右手边有紫色花菜在售卖,今天围过去的客人特别多。卖花生的奶奶最近开始卖火龙果了,都是自家大棚种的。这种红心火龙果只有鸡蛋大小,却是汁甜味美。各个摊位上使用的是一种老底子带星点的木杆秤,被汗水浸润得乌黑锃亮。俗话说“秤杆秤得翘,买主脸上笑”,热情的老人家们不仅用秤实在,还会贴心地送上几根小香葱、几个小米辣。遇到相熟的顾客,他们会大声招呼,“今天有很好的小芦笋,要不要带点回家?”“你喜欢的缺牙龙玉米,这么嫩就给你摘下来了呐。”赶这一趟早,似乎追赶到了最强烈的烟火气息。这里承载着不同的生活负累和岁月艰难,也时刻弥漫着温情的滋味。 多少人的生活,是从菜市场的忙碌开始。晨光中,有每一个人奋力生活的轨迹,点缀着辛酸、沮丧、责任、坚韧和希望。当你和快乐“失联”,不如,就去逛逛菜市场吧!或许,能从疲惫缝隙中积蓄起力量,收获些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