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了醉虾腹泻半月
竟是患了肝吸虫病
还在贪食“生腌”吗?

浙大一院专家给你带来“肝”货

贾红宇(左)做客甬上名医大讲堂。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人体合成蛋白质以及代谢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不过,肝脏其实也很脆弱,很容易引发感染性疾病。哪些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会导致感染性疾病呢?昨天,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副院长、感染病科专家贾红宇做客甬上名医大讲堂,为观众科普了有关感染性肝病的知识。

    IT人士加班加点赶项目  重型肝炎发作差点要了命

    作为感染科专家,贾红宇在直播刚开始就为大家科普了感染科的诊疗范围。“感染科又称感染性疾病科,从事的是病原体或寄生虫入侵人体或动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包括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传染病,以及没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比如败血症、肝脓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虽然能够在感染科治疗的疾病范围非常广,但实际工作中接诊的病人主要集中在肝功能异常或发热待查的病人。

    贾红宇说,大部分的患者往往是体检发现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这两个指标异常就意味着肝功能异常。

    “此外,如果出现乏力、厌食特别是厌油腻的食物、吃不下东西、恶心想吐、腹胀、腹痛、腹泻、尿黄如茶色或酱油色,也建议请尽快空腹到医院抽血查一下肝功能。”贾红宇提醒。

    从临床上来看,目前还是乙肝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最为常见。简单地说,乙肝就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炎症,有时候也可能累及其他脏器损害。

    “其实我们至少有一半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不同,导致感染的结局不同。”贾红宇介绍,大部分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健全,引发急性肝炎发作,或者悄无声息地清除病毒,并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不需要打乙肝疫苗。可是大多数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不健全,无法识别并清除病毒,使乙肝病毒长期留在体内,我们称之为“慢性感染者(包括病毒携带者)”。

    另外,由于饮酒、劳累后出现肝脏损害,引发慢性肝炎发作。如果慢性肝炎反复发作,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就可能逐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也可能发生肝衰竭,危及生命。

    贾红宇提到了一个真实的病例:39岁的IT成功人士程先生因为加班加点赶项目,每天浑身乏力。但他只想着工作要紧,并未就医,直到病倒在电脑前。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乙肝急性肝衰竭,经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病情,最终不得不进行肝移植手术,才得以延续生命。

    脂肪肝高发  不干预后果很严重

    贾红宇说,除了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感染性肝病以外,目前非感染性肝病也很常见,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就是脂肪肝,可能4个人中就有1个被确诊为脂肪肝。

    “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后果很严重。”贾红宇解释,脂肪肝同样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此外,脂肪肝还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胆道感染、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等密切相关。

    脂肪肝按成因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又称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其中不乏瘦人也会得脂肪肝。“瘦子包括一些素食主义者由于长期吃素,导致自身代谢功能紊乱,造成体脂比高、肌肉含量少,引发脂肪肝。”

    脂肪肝的诊断比较方便,可以通过肝脏弹性成像检查快速完成,诊断的金标准要靠肝穿刺活检。但遗憾的是对于脂肪肝目前没有特效药,基础治疗是非药物的“管住嘴、迈开腿”,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生腌食品虽美味  建议煮熟再食用

    眼下正值盛夏,是吃夜宵、喝冷饮的旺季。不过贾红宇强调,最近宁波很流行的生腌食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甲肝、戊肝。“生腌”指的是生食腌制,一般是将螃蟹、虾、贝类等海鲜或河鲜经清洗处理后,加入白酒、豉油、葱姜蒜、鱼露、辣椒等调料腌制而成。

    生食河鲜或海鲜等食物,可能携带有肝吸虫、肺吸虫等寄生虫。它们跟随生的食材进入人体,并可能入侵肺部、肝脏甚至大脑,在人体脏器内游走甚至啃食,并且它们可能会在体内潜伏长达数月甚至数年,风险很大。

    贾红宇曾接诊一位腹泻半个月的病人,每天至少拉四次。之前自己在家服用了止泻药,完全不见效。拖拖拉拉很久不见好才就医,被诊断为肝吸虫病。病人仔细回忆了半个月前的饮食,高度怀疑是吃了醉虾才导致发病。

    “生腌食品虽然美味,但还是建议煮至熟透后再食用。”贾红宇提醒。

    记者 陆麒雯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