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刘某恰巧在某社交平台看到视频宣传称“代理投诉维权”,刘某抱着尝试心理留言咨询。不久“工作人员”便私信刘某,刘某根据“工作人员”指导,提供了个人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并交纳了3000元的投诉代理费。刘某原以为可以收到一笔“补偿”,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法院传票”。刘某这才意识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但当刘某再向“工作人员”请教对策时,才发现“工作人员”所有联系方式均已显示为空号,之前看到的视频也因违规被下架禁播。 正当投诉是消费者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防线。然而,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100%成功、洗白征信等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业务,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平安银行宁波分行提醒广大消费者,应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树立理性维权意识,选择合理的方式理性维权: 一、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产生争议时,原则上应当首先向金融机构投诉,如遇金融机构不予受理或在一定期限内未予处理、金融消费者认为处理结果不合理的,可以向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二、向第三方机构请求调解。对于协商不成无法达成一致的,可向宁波市银行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三、申请仲裁。经第三方调解未达成一致的,当事双方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第三方调解未达成一致,且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宁波银保监局提醒,请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郑荻 秦琳 赵振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