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午6点左右,一位女性患者来到海曙区第二医院急诊内科就诊,自述胸闷不适、咳嗽半个月有余,检测时发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仅有30%,这个数值表明患者器官缺氧衰竭,可能在几分钟内就会心脏骤停、脑缺氧等,甚至会面临死亡。急诊团队马上把患者送进抢救室抢救。然而在给予了一系列抢救措施,准备行气管插管的时候,患者突然大小便失禁、心跳呼吸骤停! 抢救程序启动后,海曙区第二医院抢救团队5分钟内集结到位。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外周循环差,还有穿刺困难的难题,凭借以往的经验,抢救团队立即行骨髓腔穿刺,短时间内成功开通二条静脉通路,终于在争分夺秒的26分钟后,患者恢复了心跳。 然而,还没有等大家松一口气,患者再次失去了心跳。“继续按,我们一定要把患者救回来!”一下、两下、三下……一百下,患者心跳恢复了、又停止、又恢复、又停止…… 持续心脏胸外按压已将近1个多小时,通常来说,心脏骤停抢救半小时之后如果不复跳,患者生还的几率非常低。看着抢救室外患者家属的脸上的痛苦与绝望表情,急诊科负责人说:“一定要继续,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 终于,在心肺复苏按压2小时、大量的急救药物的作用下,患者在心跳骤停7次后,心跳稳住了,但是生命体征仍旧不稳定,此刻需要“救命神器”——ECMO来代替心肺功能,让器官好好休息。 取得家属同意后,医院依托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的“三级联动”机制,立即联系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ECMO团队开展相关救治,同时急救团队全力配合,不到半小时就为患者建立起了体外肺循环,随着血液缓缓流入机器,经过机器的过滤补充,又缓缓流入患者体内,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逐渐恢复平稳。为进一步治疗,海曙区第二医院又联系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启动急危重症病人转诊绿色通道,在市区两级医护人员的护送下,患者被送入ICU接受治疗。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李丹辉医生表示,检查发现患者有大面积肺栓塞,病情非常危急,多亏了前期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非常有效和及时。最后,经过全力抢救治疗,这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并于第3天顺利完成ECMO下机。目前患者意识恢复清醒 ,身体各项功能逐渐恢复,下一步将进行康复治疗。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陈浩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