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繁忙,许久未曾逛过书店,趁着近期网上买书能打折,我一连选了二三十本书。下完单,我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去刷一遍购买信息,看看自己买的书发货了没有。 没几日,书从不同书店一批接一批地陆续发出,我不由得满心欢喜。然而有两本书却始终没有动静,定格在“待发货”的状态,不由得怏然不快,甚至“怒上心头”。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坐等收书的心情,跟坐等收钱的心情是一样的。若是欠债的人过了约定的日期迟迟不还钱,被欠钱的人纵然大度,也不免心里犯嘀咕,尤其临近年关,这些钱又有特别的用处,那种急切的心情也会随之递增。 等书的心情与等人的心情亦是一样的。譬如某个人与你说好黄昏时分赶来相见,结果月上柳梢,仍不见人来,你难免会等得心焦,心想对方究竟是怎么了,还来不来,甚至会翻看日程,确定下自己是不是把日期记错了。等一本书的过程与之相仿,说好14日送到,但15日仍未送达,自然也要查看下物流信息,看看是否已在派送中,又或者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确切地说,坐等收书的心情,那个喻体里的“人”用“老友”代替更为合适。无论阔别还是小别,只要是朋友,心里就会时时牵挂。人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每本书都看过,更不可能每本书都熟读,但只要是书,都与老友无异。这个“老友”与其说是一种关系,毋宁说是一种感觉。有些书初次阅读便爱不释手,正如同有些人初次见面便胜似十年老友。有些书曾经买过、读过,可看见了还想再买、再读,就像有些朋友明明不久前才刚刚见过,但还是会想念,期待着再次见面。朋友见面怎么会嫌多呢?书自然也是不嫌多的。 当然,朋友要交真朋友。选书、买书也应该有所甄别。买好书,看好书,这样才能于己有益,否则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好的书籍里藏着无尽的财富。“无钱梦买书”,若是有点儿积蓄,更当将买书、看书变成生活的一种日常,以此来丰盈自己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