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3届广交会。(资料图片) 记者 严瑾 摄 |
昨日,宁波召开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部署会,吹响“内外兼修”的集结号,推动更多“新甬货”走向全国,为宁波构建“双循环”枢纽城市鼓与呼。 “内外兼修”有成效 在内外贸一体化的“赛道”,进击的宁波正奋力奔跑。今年1月,宁波入选全国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目前,宁波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工贸一体型企业(规上企业)达到4557家,已开展内销业务的占比91.4%。可见,企业“两条腿走路”的热情。 创新推出的2000万个负离子吹风机,已收获好评逾100万个;旅行用剃须刀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当红辣子鸡”,年销售量超过100万个……谁能想到,在内销市场“网红”产品迭出的月立集团有限公司,曾是一家以外贸为主的家电企业。 “最初决定转内销时,我们的产品定位并不清晰,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月立集团管理中心总监余杰坦言。但挫败使人奋进,月立通过剖析目标群体、紧盯消费痛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95后”身上。 2019年,月立集团独立品牌“小适”的上线,拉开了公司聚焦新兴用户的序幕。去年,“小适”实现营收3.5亿元,占月立电器总营收的15.5%,平均每天都有数千件“小适”的产品从宁波走向全国各地。 “我市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起步较早,一批‘领跑者’先行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宁波入选首批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对于当下只用‘一条腿’走路的企业激励更大,给跃跃欲试、观望不前的企业以信心和方向。”宁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宁波已累计培育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78家,数量居全省第二;累计培育省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11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双管齐下”迎挑战 中国企业发力内外贸一体化,绝非“粗暴”地把外销产品照搬到国内,仍需应对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渠道搭建等重重挑战。 “外贸制造企业转型做内销自主品牌,缺乏设计、营销、新零售等方面的人才。企业的研发设计周期和柔性生产能力,难以跟上电商的迭代节奏。如果为内销品牌代工,回款周期长达12个月至18个月,且无付款保障,亟需金融体系支撑。”宁波市服装行业秘书长毛屹华道出行业的普遍痛点。 在毛屹华看来,破题的关键,离不开企业与相关部门的“双管齐下”。一批优秀的工贸企业可响应“地瓜经济”号召,通过全球布点提升核心竞争力,或扮演“链主”、搭建平台,打通产品与市场间的“最后一公里”。 比如,宁波纽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在意大利自创品牌,“牵手”当地设计师,再向国内供应商下订单,既牢牢把握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又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商机;斐戈集团打造的云裳谷时尚科技园,培育孵化30多个设计师品牌,链接2000余家合格供应商资源,带动中小企业茁壮生长。 企业“唱戏”,政府“搭台”。在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宁波正建强一批“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设计研发、展示销售、金融支持等共享和赋能服务。 在金融保障支撑方面,宁波在全国率先支持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破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有单不敢接”的难题。 今年上半年,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总保额突破200亿美元,其中承保国内贸易74.2亿元。 未来,宁波还将开展外贸企业产品“六进”活动——即“进商超、进电商、进展会、进特色街区、进夜市、进政府采购云”等,并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举办首秀首发、新品发布和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宁波制造、宁波品牌销往全球。 记者 严瑾 孙佳丽 通讯员 商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