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中国式相亲’不是年轻人的市场,而是父母一辈的‘战场’。”公园的相亲角,电视里的相亲节目,线上征婚的相亲栏目,都少不了老爸老妈。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究竟在相亲过程中,父母们在忙些什么? 记者询问了15位正在帮孩子张罗相亲的家长,发现他们的要求五花八门。 其中有不少是硬条件。有7位家长表示,对方一定要是独生子女,且是本地人;有6位家长表示,对方不能是离异家庭;有2位家长不能接受超过5岁的年龄差;有6位家长对孩子的生肖有要求,还有差6岁、差3岁不选等;有4位家长对职业有明确规定,有的不能接受女方从事护士、银行等太忙碌的工作,有的不能接受男方民航、铁路职员、海员等身份,认为这些职业会影响到照顾家庭。 大龄剩男剩女的婚恋问题一直是相亲市场上的“老大难”,近年来这一群体的人数还正在不断增加。 6年前,61岁的郑女士就开始为女儿小敏寻找相亲对象,每次她觉得可以的人选,小敏都说“没眼缘”,这一拖就耽搁了。眼看着小敏今年已经36岁了,可还是没有一个“有眼缘”的,郑女士也是拿她没办法。 另一边,应女士正为43岁的儿子小张找对象发愁。小张10年前开始相亲之路,提出的条件变了又变。一开始,小张要求对方“瓜子脸”“长头发”“身高1米63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后来说要找“三观一致”的另一半。应女士对此也是无计可施 子女在跟相亲对象相处时,谈及婚姻大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两个家庭相处的问题,可不能被忽视。 冯女士的女儿1988年出生,曾经跟一个相亲对象谈过两年,感情一直挺好的,可等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却不欢而散了。冯女士说原因是男方的父亲实在太强势了,婚礼操办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拿主意,完全不听女方家的意见,出于以后双方生活的长远考虑,冯女士跟女儿商量后,把这门亲事取消了。 那么,父母的参与能提高子女相亲的成功率吗? 有部分网友认为,相亲是冲着结婚的目的去的,父母挑选对象后,双方再互相交流,更显得靠谱,部分网友则认为,父母的意见会让子女感到拘束,意见更多,肯定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对于正在给孩子们找对象忙活的父母们,曾被评为宁波市“十佳红娘”的公益红娘孙德琳提出了以下建议: 1.摆正心态。作为长辈,不能给孩子太大压力。有时候着急情绪一上来,就容易发生争执,长辈需要帮孩子分散注意力,排解负面情绪。 2.合适最重要。父母参与相亲,拥有较高的选择权,条件也会比较多。建议综合考量,别太在乎某一个特定的条件。人无完人,筛选时优先考虑必要条件,其次考虑其他条件。 3.适当干预。在子女进入相处阶段,当以孩子的个人意向为主,但父母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能细致到事事过问,最好是恰当地每周或半个月了解情况。 4.多了解多沟通。要注意跟对方家庭也要有一定的接触,比如约吃饭或两家一起出来活动散心,多相处多了解,如果发现问题,也要及时提出来,沟通解决。如遇到不可磨合的问题,也要从容面对,好聚好散。 记者 徐丽文 通讯员 竺巧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