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3-07/12/A13/9786089_ds-qianyh_1689080321006_b.jpg) |
发布会现场。 通讯员供图 |
近日,作家安纲的长篇实验小说《生活》发布会在宁波江北区举行。 这场情景发布会以“另一个我”为主题,由安纲担任总导演兼艺术主创,通过装置、话剧和行为艺术的交互方式呈现。沉浸式、互动式、戏剧化的形式,为参与者呈现了一场耳目一新的文学作品发布会。 现场的装置作品围绕小说《生活》中的场景展开创作,包括《生活》《我们从梦中走来,请勿大声喧哗》《笼》《另一个我》等,还有交互装置《凝视》、话剧表演《我的儿子是一只老虎》、行为艺术《回到童年》等内容穿插其中。 在组织者的设定中,每一个活动参与者都需戴上统一的面具入场,观展的人同时变成了展览的一部分,如同梦境中的人游走于装置作品所构建的“超现实”世界,通过多重意识和多维视角,找寻另一个自己。 “众多社会关系中,有一种是人与自我的关系。在过去与现在、现实和理想中切换,让许多人困在自我的思维茧房里——每天都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会产生出卡夫卡式的荒诞感: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他方式生活?可是,偏偏你就不能以其他方式生活,你还必须要以你现在的方式生活。”主办方相关人员表示,“我”与“另一个我”的自洽与和解,或许是人类的终极命题。从古希腊太阳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到中国古代的庄周梦蝶,从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如果卧室的四壁之间有一面镜子,我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另一个我”,到法国作家加缪的“在隆冬,我终于知道,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另一个“我”,总是成为文学作品的主题,一个在场,一个隐匿在很深的远方。 作为一个写作者,安纲是一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次发布的《生活》是一部长篇实验小说,没有传统意义上小说的结构与完整情节,它以梦境再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职场、日常生活及创作生活中,与亲人、同学、朋友、老板、陌生人乃至动物之间看似荒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编织的关系网络中,主人公试图借助潜意识对现实的反射来揭示内心的真实,并定位自我存在的坐标。 据了解,基于这场发布会创作的实验展览电影《我,另一个》(《Me, The Other One》)将在后期发布。 ●新闻多一点 安纲,锡伯族,1970年生,2012年开始写作,现居宁波。著有诗集《误入空山——声音的迷雾》、随想集《误入空山——时间的线条》、中短篇小说集《不安》和长篇实验小说《生活》等。记者 顾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