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宁至今仍保持着一天工作16小时的节奏。 |
近日,“海上鲜”搬进了自己投建运营的数字海洋(渔业)产业园。这是宁波首个数字渔业产业园区,位于奉化区岳林街道,是集产业园大楼、供应链平台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开发与维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字渔业产业化项目,投资约1.5亿元。 8年前,抱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海鲜生意”的使命,85后海归叶宁瞄准互联网渔业风口,海鲜B2B交易平台“海上鲜”应用而生,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海鲜B2B交易电商。平台覆盖全国40多个地区数万余艘渔船,累计交易额超过百亿元,成功打造了集海上通信服务、海鲜交易服务、供应链服务、海上智慧加油服务四大板块为一体的一站式数字渔业。 天生不安分,大学时开始创业 创立于2015年的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上鲜”)早在2017年便度过了初创期,这几年业务持续快递增长,但创始人叶宁仍旧保持着一天工作16小时的节奏。会议室挂着一幅醒目的书法,上面写着“坚持比选择更重要”,他说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创业心得,没有雄厚的家底也没有杰出的天赋,那么唯一能拼的就是坚持不懈。 叶宁出生于1987年,2005年就读浙江科技学院,大三作为交换生去了德国,2011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天生是个不安分的人。”叶宁这样评价自己。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利用业余时间做起了中德再生塑料贸易,赚到了第一桶金。 2013年,叶宁回国,那时候他的再生塑料贸易已做得小有成绩,足以让他过上有房有车的小康生活,但做“更大事业”的想法一直在他心里“蠢蠢欲动”。 恰逢那段时间北斗概念非常火热,叶宁偶然发现几个同学正在搞北斗卫星相关研究,随即便和渔民出海通信的问题联系了起来:渔民每次出海要半个月左右,虽然有海事卫星提供的宽带服务,但比较贵,很多渔民舍不得用,如何给渔民提供一种方便又实惠的通信产品?行动派的叶宁立即组了一个团队,研发了一个“海上WIFI”设备,为渔民搭建海上社交软件,正式迈出了探索海洋的第一步。 解渔民难题,开发国内首个海鲜交易平台 然而,事业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叶宁寄予厚望的产品,在投资人眼里却是“一眼就能望到底”。有投资人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只做“海上WIFI”和流量费的设备供应商,按照全国30多万艘目标渔船客户计算,即使全部安装到位,也就不到10个亿的市场。 投资人的话给了叶宁很大启发。他深入渔港码头找渔民做调研,终于了解到一个关键信息:捕捞上来的鱼货无法快速卖出,这是渔民最大的痛点,因为事关他们的生计。 由此,叶宁和团队又开发了“海上鲜”手机APP,一个连接起渔民和大宗采购商的海鲜B2B交易平台。2015年11月,平台正式上线,成为了国内首家“北斗+互联网+渔业”的电商平台类企业,并且喊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海鲜生意”的口号。“海上鲜”也由此完成了“卖设备”到“海鲜撮合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升级。 商业模式跑通之后,从2017年至2020年,“海上鲜”几乎每年都能完成一轮融资。 其间,“海上鲜”并没有停止商业模式的迭代,如今已集合了海上通信服务、海鲜交易服务、供应链服务、海上智慧加油服务四大板块,“中国最大的一站式数字渔业服务平台”的愿景正逐步实现,先后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试点企业、商务部全国首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浙江省经信厅第一批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试点企业、浙江省供应链最佳案例等。 2020年,“海上鲜”斩获“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一等奖,这是互联网领域最高规格的国家级创业大赛,把公司推上了更大的舞台。 持续推动渔业数字化改革,助力共同富裕 叶宁在带领“海上鲜”做强做优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目标,通过政企合作,打造“浙里惠渔”一站式数字服务场景应用,牢牢把住海上安全“生命线”,为渔民提供一站式政务、商务、后勤保障等服务功能。 他还积极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带领“海上鲜”团队与吉林珲春在产业协作、经贸交流、平台共建等方面建立帮扶机制,如通过自身平台优势链接银行,以产业合作的形式带动珲春渔业产业链上下游经济发展,为一些濒临倒闭的水产加工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大海就是我的创业舞台。”叶宁表示,将继续为渔业升级、渔村振兴、渔民共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他先后荣获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中国长三角十大杰出青商,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最美政协人”,浙江省青年创业奖,浙江省青年数字经济“鸿鹄奖”,浙江省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青牛奖”,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等30多项荣誉。 记者 贺艳 实习生 周婷怡 通讯员 胡超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