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合型人才吴宗杨:

肝胆胰外科界的 “内镜高手”

    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外科医生——吴宗杨副主任医师。他不仅在外科手术中游刃有余,还能熟练开展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胆道镜等内镜技术,尤其擅长被称为“消化内镜诊疗皇冠上的明珠”的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

    一根软镜神通广大,不用开刀快速救命

    医学技术更新迭代,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蔓延,吴宗杨敏锐地关注到内镜技术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带着全新的梦想,他师从华东地区知名ERCP专家王金波教授,精修“内力”“外功”,15年孜孜不倦的学习,让他不仅拥有外科医生的果敢和灵巧,还具备了内科医生的细腻和缜密。

    90岁的张爷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天吃过晚饭,他突然觉得肚子疼,就躺在床上休息。谁知又出现畏寒高热。晚上9点出现神情淡漠,被送入医院。吴宗杨接到通知,二话没说就从家里赶来抢救。

    吴宗杨通过查体和病史,很快锁定是急性重症胆管炎引发了败血症,而导致胆管炎的是卡在胆管的结石。如果采用传统的急诊开刀,张爷爷根本无法承受,如不立即解除结石梗阻,感染性休克加重,生命垂危!争分夺秒之际,用ERCP是最适合的方案。

    家属同意后,吴宗杨手持1.2米长的十二指肠内镜,双眼注视屏幕,一刻都不得分神。镜子在他掌中仿佛变成一根灵活延伸的手指,通过患者的口腔,经食道、胃将十二指肠镜送至胆管出口,将一根直径2mm的细管逆行放入胆管,越过结石进入肝内,通畅引流脓性胆汁。很快,患者的血压及神志逐步恢复,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一周后,病情好转,再实施ERCP取净结石,老人不但性命被救回,还免去手术之苦。

    ERCP不在患者体表留下任何创口,具有效果好、痛苦少、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优点,但这项手术是内镜四级手术,门槛极高,因此被誉为“消化内镜诊疗皇冠上的明珠”。

    如今,吴宗杨将ERCP技术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领域,除了常规开展胆胰管结石治疗,对于因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胃癌等出现胆管恶性梗阻的病人,利用ERCP可以微创解决病人的胆道感染及肝功能衰竭问题。

    早期诊断让“癌中之王”无处遁形

    有了ERCP的扎实基础,吴宗杨又锁定了另一项革命性的微创内镜技术——超声内镜。通过在内镜的头端装载一个超声探头,紧贴消化道管壁进行检查,对人体深部的组织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尤其对“癌中之王”胰腺癌可以早期诊断,大大提高疗效。

    32岁的小张因胰腺炎症状来院,却在磁共振检查中被发现胰头部近主胰管处有个0.5cm的肿块,吴宗杨为其实施了超声内镜穿刺取得肿块组织,并行现场快速病理检查,10分钟就找到了癌细胞明确诊断。

    74岁的陈婆婆因全身发黄被收治入院,经检查考虑为胰腺癌,但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吴宗杨采取“ERCP+超声内镜”双镜联合方式,既解决了黄疸危机,还获取了肿瘤细胞,为下一步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科技日新月异,吴宗杨却总能抓住前沿讯息,并学以致用。“我最近正在准备关于ERCP联合光动力治疗胆管癌,延长晚期和高龄等无法手术病人的生存期。”吴宗杨说,他从医最大的心愿就是以最小的创伤来解决病人的痛苦。他很庆幸,自己一直走在这条路上。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