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今锐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动车被提醒“管好小孩”:

“误会式冒犯”怎么产生的?

    陈广江

    近日,女作家苏小懒在乘坐广州至珠海的动车时,孩子安静坐着,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此后,她在社交平台发文说明了事情,表示感觉被冒犯,明确表态反对区别对待,并呼吁公众对婴幼儿家庭要有包容度,此言论一出引来网友热议。苏小懒告通过12306投诉后,铁路部门回应称,是乘务员安全宣传不到位,造成误会。

    7月27日上游新闻

    在高铁“熊孩子”事件频出的语境下,此次事件自然引发网友广泛争议。有人对苏小懒的遭遇感同身受,直言带孩子出行“压力山大”甚至有“负罪感”;还有人认为乘务员的做法合情合理合法,并指责苏小懒太“矫情”。值得警惕的是,争议并未向着形成“最大公约数”的方向发展,而是加剧了网络舆论场的隔阂与撕裂。

    客观讲,“误会”之说是可信的,乘务员在主观上并无冒犯之意,两次提醒对方“管好小孩”更像是例行公事。但这种“有罪推定”式的提醒,有时候的确容易引发误解。如果乘务员在提醒乘客“管好小孩”后,紧接着说句“小心别被热水烫伤”,估计没人会反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你孩子安静地坐着却两次被提醒,是不是也会产生一种被无端地视为“麻烦制造者”的感觉?

    “误会式冒犯”的出现,也和当前的网络语言环境有关。近年来,因“熊孩子”引发的冲突事件时有发生,一些自媒体和平台也频频炒作相关话题,通过制造对立情绪收割流量。如果说“熊孩子”一词还带有点善意、亲昵色彩的话,那么“恐童”“厌童”等词汇的出现,则反映出更加明显、剧烈的情绪对立。在“流量狂欢”中,一些人几乎本能地在“孩子”和“麻烦”之间画上了等号。

    当然,真正让人反感的不是言行出格、肆意吵闹的孩子,而是孩子背后少数慢作为、不作为的家长。但无论如何,当“熊孩子”事件频频登上热搜,“恐童”“厌童”也成为一种争议话题的时候,误会的种子就已埋下,以致看似见仁见智的讨论,实际上变成了刻板印象下的自说自话,如此自然难以达成共识。

    公共场所的安静和秩序不容冒犯,哪怕冒犯者是孩子,也应引起重视。但同样有必要重申另一个常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儿童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对孩子及其父母要多些理解和包容,莫因个别不作为的家长而宣泄私愤、放大戾气,更要警惕那种对儿童不友好的网络语言。无论是公园、图书馆,还是动车、地铁,我们应以“1米高度”的视角去打量世界和现实。

    据报道,最近有多名网友反映,乘坐山西太原段高铁时,车厢里反复广播:如有婴幼儿哭闹请去车厢连接处。这种无差别的“软驱逐”现象,显然不该出现。同样道理,把动车上所有孩子都当成潜在的“麻烦制造者”,也不是对待孩子的应有态度。

    此事引发关注后,苏小懒遭遇了网络暴力,部分网友通过微博私信和评论,对她及小孩进行讽刺和谩骂。误会易解,但纠正观念上的偏差,还需久久为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