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骤雨初歇,深溪村宛如一幅水墨画。 记者 刘波 摄 |
|
调研队员为北溪村老人拍照。 |
|
队员们在深溪村走访。 |
“乡村π计划——乡风文明大调研”第二批驻村调研活动已陆续结束,调研团队深入全市8个典型村庄,探访当地乡风乡韵,寻找当地的“致富密码”。请看记者从当地村庄发回的报道。 海曙深溪村 割舍不下的乡愁 一间遮风避雨的矮木屋、几把露营凳,在闪烁的氛围灯和舒缓的音乐中,调研队员们人手一杯竹筒奶茶,看着远处云雾升腾的山峰,在雨中的深溪村惬意地度过了一个上午。 7月27日,这是调研队在海曙区集士港镇深溪村的最后一天。受天气影响,不同于前几日的奔忙,当天他们在深溪村南山自然营地得到了休息,洗去疲惫。“今天要回家了,最后一天在‘大嫂’这里休整一下。”调研队带队老师刘伟说。 他口中的“大嫂”是南山自然营地的主理人陈香,在前几天的接触中,大家得知她的丈夫曾是宁波财经学院的学生,身为学弟学妹的调研队员们就开始称呼她为“大嫂”。 南山自然营地是陈香与丈夫共同设计而成的,总占地10亩,最舒适环境下能容纳250人。节假日期间,南山自然营地一天最多接待过300余位客人。 和陈香一样在山里创业的还有“山里有茶”的老板娘翁艳儿。不同的是,她是土生土长的深溪村村民。小学时,她随父母走出山村来到城里读书,之所以回到深溪,就是因为“割舍不下的乡愁”。 “一直梦想能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开一家小店,与其到处找风景区,还不如回到自己的家乡。”翁艳儿说。 今年“五一”,“山里有茶”正式开张。村里还把游客服务中心放在了店里的一楼,就这样,“山里有茶”成为了一个集餐饮、休闲、旅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餐吧。 未来,“山里有茶”还将结合深溪村的特产与文化,推出更多深溪文创产品。调研队员们手中捧着的竹筒奶茶就是她推出的新产品。 余姚北溪村 为村民“留住岁月” “感谢你们用心拍的照片,阿公阿婆都很喜欢,欢迎你们再来回访。”7月28日,在余姚北溪村结束调研的师生返程,临行前,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转达了村民的谢意。 驻村调研期间,队员们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拍照。为了让老人及时拿到照片,他们又驱车30多公里,下山到奉化溪口冲印照片。 “没想到七八十岁了,还能有这样一张两个人的合影。”81岁阿公卢金礼拿到和阿婆结婚50多年来的第一张合影,笑得合不拢嘴。 “我93岁了,不知道能不能活到100岁,到时候再给我拍一张。”李美叶婆婆握着调研队员的手连连道谢,并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能不能给我这棵养了33年的五针松拍张照?”72岁的卢谟锵说,“这是我年轻时从山上捡的种子,育苗嫁接,移栽到这里,养了33年,我活着的时候还能侍弄它,万一我不在了,不知道会怎样。你给它拍张照片,给我留个记念。” “没问题,爷爷。我们拍好照片,给你寄过来。”调研队员王子墨立马为老人和松树拍了照片。 连日来,调研队员与村镇干部座谈交流乡村发展痛点,走访听取村民意见,实地探访北溪村产业结构和文化遗存。接下来他们将对该村文旅产业发展做出规划和建议,为北溪村发展献计献策。 记者 王昱汀 王冬晓 通讯员 卢皖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