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流程是浙江省级非遗项目。8月2日下午,“礼迎亚运 筑梦成长”2023年宁波市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来到黄古林编织博物馆,30位“小候鸟”了解了千百年来黄古林草席发展的珍贵资料,并亲手体验了编织蔺草手工艺品。 黄古林编织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就在孩子们迫不及待想要观看草席实物的时候,讲解员叫住了大家,告诉他们“带着故事看实物,会更有意思!” “海曙区黄古林的草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为这里出产的草席具有花色品种众多、表面光滑平直,编织紧密,吸汗力强、经久耐用的特点,说是在全国范围内闻名遐迩,也不为过。” 手工编织蔺草制品无疑是当天活动的重头戏,参观完后,孩子们来到一处手工作坊,完成属于自己的蔺草制品。“今天带孩子们制作的是一个蔺草摇铃,主体我们已经制作好了,孩子们负责收尾就好。”制作老师徐羽铃介绍。 “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草可以像线一样穿来穿去,很有韧性。制作这个摇铃刚开始觉得很难,后来熟能生巧,就觉得简单了。”即将上六年级的史梓颖举着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这是我第一个草编制品,肯定很多同学没做过。” 记者 邹鑫 崔引 实习生 李心雨 下一站,不做夏日“孤泳者” 8月7日,2023年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不做夏日‘孤泳者’”将启动。活动组将带着“小候鸟”到宁波市游泳健身中心,学习游泳技能的同时,还将开展“防溺水”知识教育。名额只有30个。 报名可扫描二维码,或拨打活动专线0574-87685778(工作日9:00-11:30,14:30-17:30)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