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白水 (一) 历史上的中大河,因它流经镇海县(古称定海)甬江以北地区的中间地带,规模居其它各河之首而得名;又因它位于前大河北面,也被俗呼为后大河。 对于中大河的源头,有好几百年的探索过程。现存第一部镇海县志明嘉靖《定海县志》认为中大河的源头为一支,即“自慈溪县茅洲发源”,后来的清乾隆、民国《镇海县志》均从此“一支说”。1994年版的《镇海县志》修正了“一支说”,提出“两支说”,认为中大河源头有两支,“一支发源于汶溪,另一支发源于丈亭江,……汇合于黄杨桥”。 2010年版《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又细化了“两支说”,认为“原始汶溪,起源于毛力和秦家岙两溪,至田央汇合,……今呼中大河”。2019年版《宁波市镇海区志》持此“两支说”,自此“两支说”得以确立。中大河自源头东流经汶溪、长石桥、骆驼桥、贵驷桥、万嘉桥,直到县城西门外的平水桥,全长约五十华里。 长达五十华里的中大河,在历史上曾分属不同的县。骆驼桥原属镇海,后入慈溪,1951年6月又回镇海。长石桥曾属慈溪,1954年10月划入镇海。汶溪曾先后属慈溪、余姚,1958年1月划入镇海。因此,过去曾把骆驼桥之西的中大河,称为慈溪后江。即使在骆驼桥以东始终隶属镇海县的中大河,也曾分属不同的乡。过去,镇海县江北地区曾设清泉、灵绪两乡,后又析清泉为东管、西管两乡,中大河流经的是清泉乡或东西管两乡。中大河不同的隶属关系,曾使它受到不同的管理与治理。 流经镇海甬江以北中间地带的中大河,是镇海江北地区河网中的主干河流。据县志和区志记载,历史上对中大河较大规模的疏浚就有十二次,分别为明朝两次、清朝四次、民国一次、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六年间五次。其中,1988年开始的那次治理规模最大,镇海区政府专门成立中大河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对中大河全线进行拓宽、取直、浚深等,至1993年竣工,使河面宽达二十米、底宽达十米、均深为一点八米;河岸砌石,河旁种树,既护岸又绿化,奠定了现在所见的形象。但是,史志无一次记载中大河的开掘时间。没有记载开掘时间,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开掘中大河的原始资料已经遗失,使后人无从落笔,只能留下空白;另一方面,也许中大河压根儿不是人工开掘出来的,是海退后遗留在滩涂上的天然沟渠,后经人工修整而成为河流。这是很有可能的,否则怎么会有多篇文章称中大河是镇海区的母亲河呢。 (二) 从两支源头来看,中大河存在两个先天不足,这便是有流无源和咸潮入侵。 发源于镇海西部山区的毛力和秦家岙两溪,因该山区为四明山东麓余脉,既非深山老林,也无高山低谷,水力资源十分有限,这是中大河有流无源的一个原因。 丈亭江那支源头的情况较为复杂。丈亭江是余姚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四明山脉深处的姚江,在滔滔东流至宁波三江口与甬江对接出海的过程中,于丈亭这个地方向北分出一条支流,这条支流便为丈亭江;因丈亭江主要是流入慈溪,也称慈溪江,简称为慈江;又因丈亭江位于姚江之北,所以也称慈溪后江,或后江。当甬江涨潮时,咸潮顶托提高姚江及丈亭江水位,使丈亭江的淡水和甬江的咸潮接踵涌入中大河,这便是中大河咸潮入侵的原因,而且这个咸潮来势甚猛,可以一直进到骆驼桥以东的镇海县境内,当地民谣“蚂蟥两头摇,勿过长石骆驼桥”唱的就是这一咸潮入侵的情景。当甬江退潮时,原由涨潮顶托进入中大河的水也会跟着退回到丈亭江,这又是中大河有流无源的另一个原因。 中大河流经的东西管两乡,也有个蓄水能力的先天不足。东西管两乡没有灵绪乡那样有凤浦、沈窖、灵绪、白沙四个可以蓄水的湖泊,即使遇到降雨期,也只能让过盛的雨水白白地流失到江海,不能蓄存起来在中大河干涸时给予补充,这也是中大河有流无源的原因之一。 综合这三个先天不足,治理中大河的核心就是阻咸蓄淡。为此,宁波(古称明州、庆元)府和镇海县都曾实施了相应的措施。 宁波府的治理措施,是于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由知府吴潜主持在丈亭江茅洲到中大河之间的长石这个地方新建一座化纸闸。化纸闸,又称化子闸,起着丈亭江水进出中大河的门户作用。当甬江涨潮时,它先开闸放入涨潮前半段的丈亭江淡水,再闭闸阻止涨潮后半段的甬江咸潮入侵;这闭闸持续到甬江退潮,不让已放入中大河的淡水跟退到丈亭江,直到下一次涨潮时再开闸进水。因此,后来也很形象地称化纸闸为关潮闸。化纸闸建成后,有效地实现了阻咸蓄淡,改善了宁波江北地区几十万亩农田的灌溉,为宁波古代一个重大的水利工作。但美中不足的是中大河仅放进并留住涨潮前半段的江水,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流无源的缺水状况。 那位在南宋中晚期多次担任过丞相的吴潜,在主政宁波府时,重视并主持过多项水利建设,《宁波通史》(宋代卷)对此都一一作了叙述,但恰恰没有记载化纸闸,不知何故? 镇海县治理中大河,以建造化纸闸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在化纸闸建造前,是既要阻咸,又要蓄淡;在建造化纸闸后,仅为蓄淡一件。中大河上的贵胜、大寺两堰便是在这种治理中应运而生的。 (三) 贵胜堰由贵驷刘氏初筑于借邑港之东、贵驷桥之西的中大河上。贵驷刘氏是个慷慨资助家乡公益事业的大家族,几代人先后捐建了不少“贵”字头公共设施,除了贵胜堰外,还有贵驷堰、贵驷桥、贵元桥、贵显桥等;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投入巨资创办两等小学宝善学堂,该学堂后发展为贵驷镇中心学校。在这些公益建设中,尤以贵驷桥最为著名。刘氏从慈城迁居镇海耕渔庄后,在中大河上建了一座桥,起名为贵驷桥,以寄子孙驷马高车、显达亨通之望。耕渔庄后来形成了以贵驷桥为中心的集镇,便被易名为贵驷桥。贵驷桥集镇是中大河上以桥命名的三大集镇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长石桥集镇和骆驼桥集镇。刘氏筑堰于贵驷桥西侧,可能是想就近为家乡贵驷桥服务。至于初筑的那个堰,当时是否叫贵胜堰,与上文提到过的贵驷堰是否同一个,则有待进一步考证。 后来,贵胜堰西迁五里,改建到了骆驼桥集镇街前的中大河上,具体堰址为东面骆驼桥和西面永安桥之间,那地方在清乾隆和民国《镇海县志》记载中均属“西管五都”。在历史上,镇海、慈溪两县在骆驼桥集镇的县界时有变动,据清乾隆《镇海县志》记载,贵胜堰属镇海西管乡五都;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贵胜堰属慈溪德门乡四都一图;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永安桥为慈镇之界;迁建骆驼桥后的贵胜堰,也随着县界的变动而时属镇海时属慈溪地摇晃着。贵胜堰从贵驷桥迁到骆驼桥,使它对中大河的作用,从局部转向到了全部,其重要性立刻提升了许多。至于这次迁建是谁所为,是刘氏后人,还是其他什么人,抑或是官府的主张,均未查到记载。 大寺堰是建在贵驷桥东面约四五华里的中大河上,与骆驼桥相距古称“二千余丈”,约现在的十余华里。这个地方,在明清期间为“东管三都”,到民国初则是“堰界两区间,中大河至此分为上下游”。 在大寺堰上游约三里的中大河岸边有座寺院,叫妙胜寺。妙胜寺在古代曾是规模宏大的丛林大寺,大寺堰之名便是借此大寺而起。 大寺堰所在的这个村落,始居倪姓,故也称此堰为倪家堰。要注意的是在镇海西大河上也有一个倪家堰,别把这两者给混淆了。在县志、区志记载贵驷刘氏后人宝善学堂创办人刘崇照事迹中,均有“请免倪家堰卡税,商民便之”一句。这个“倪家堰”,应该是指西大河上的那个。 参考资料 1、《嘉靖定海县志点校》,朱道初校注,东华大学出版社。 2、《乾隆镇海县志点校》,顾科明、朱道初点校,东华大学出版社。 3、《镇海县志》,洪锡范、盛鸿焘主修,王荣商、杨敏曾总纂,电子文本。 4、《镇海县志》,《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5、《宁波市镇海区志》,镇海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 6、《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镇海区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地图出版社。 7、《镇海历史地图册》,镇海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8、《宁波通史》,傅璇琮主编,宁波出版社。 9、《海天拾贝——镇海古塘古碶古桥古道》,镇海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宁波出版社。 10、《蛟川漫录》,郑毓岚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11、《行走与记忆——镇海地名古事》,林惠珠主编,西安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