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贵胜、大寺两堰的始筑时间,因没有查到明确的记载,现在只能通过分析来框定一个大概的时间段。 看到记载两堰的最早史籍为明嘉靖《定海县志》,这部《定海县志》修纂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说明两堰始筑于此前。 贵胜堰为贵驷刘氏所建,查1994年版《镇海县志》得,贵驷刘氏为元泰定年间(1323—1328)迁入耕渔庄定居,始筑贵胜堰只能在此之后。由此框定始筑贵胜堰时间为元泰定元年(1323)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的二百四十年之间。 妙胜寺始建于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到宋绍圣二年(1095)才成为名噪州里的大寺院,以妙胜寺为大寺命名的大寺堰应该始筑于此后。由此框定始筑大寺堰时间为宋绍圣二年(1095)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的四百六十八年之间。 这两个始筑时间段虽然长得几乎失去了标记意义,但还是可以说明两点。即,大寺堰有很大可能始筑于贵胜堰甚至是化纸闸之前;贵胜堰肯定始筑于化纸闸之后,建于大寺堰之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由此两点又可以探测出始筑两堰对治理中大河的主要目的。如,贵胜堰是建在化纸闸之后的,纯粹为了蓄淡。大寺堰,如果建于化纸闸之前,是为了阻咸和蓄淡;如果建于化纸闸之后,则是为了蓄淡。 贵胜堰的迁建时间也没有查到,也只能来分析它的时间段。在清乾隆《镇海县志》中附有一篇叫《浚河议》的文章,作者为参与修志的李士瀛。李士瀛在文章中写道:“后大河自水平闸(桥)起,至慈界贵胜堰,约计三十余里。”乾隆《镇海县志》修纂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此时的借邑港不属慈溪,而是镇海的“西管乡六都六图”,由此断定文中的“慈界”应在骆驼桥那边,再结合1994年版《镇海县志》对贵胜堰“清时迁建骆驼桥”的记载,可以框定贵胜堰迁建骆驼桥的时间为清初至乾隆十七年(1752)之间。这个时间段的确定,对认识贵胜堰促进骆驼桥集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待后详述。 贵胜、大寺两堰的废弃时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大闸既阻断了咸潮,又提高了流域内的水位水量,从此中大河有流有源,两堰即被废弃。贵胜堰于1972年拆除,改建为三孔钢混结构的贵胜堰桥,能行驶中型机动车辆。大寺堰也拆建成三孔钢混结构的大市堰桥,并伴有桥亭一座。据村民说,亭内原有记载堰、桥的两块石碑,但至今两碑均不知去向,甚为可惜。 (五) 当年,贵胜、大寺两堰建成后,可能都经过了改造,将初筑时的堰改造成为堰与碶闸的组合体。明嘉靖《定海县志》曰:“贵胜、大寺二堰之东,其地高,故其浚宜深,其浚深,则水自流注,江潮直达时,乃开碶闸以导之,自不患于骤涸。”可见此时两堰已改造成带有碶闸的堰了。到了清乾隆《镇海县志》更把两堰直接称作了碶闸:“贵胜堰,在清泉乡,今改名新兴闸”;“倪家碶,东管三都,即大寺堰”,可能此前又作了较大的结构性改造。 民国对这两堰修建的记载比较详细。在民国十三年(1924),由镇海知县盛鸿焘发起,利用上年疏浚中大河余款三千金,对大寺堰进行了“购美材,运巨石,筑使坚实”的大检修。修建后的大寺堰依然由堰、闸两部分组成。一侧的闸,闸板除了少有的平水季节,大多数日子都是下落关闭的。一侧的堰,前后两坡都宽三米、倾斜三十度,便于拔船过堰。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由楼其樑、盛筱珊募资六千四百银圆修建了贵胜堰。后来,贵胜堰分为三跨,北面两跨为碶闸,南面一跨为过船堰。碶闸置两层闸板,中间填土防漏。闸板为木制,宽二十至三十厘米,两头有孔用于挂钩启闸。过船堰用条石垒成,东坡长而缓,西坡短而陡,横截呈不对称圆弧。 对这两堰的日常管理也有一定的措施。据清乾隆《镇海县志》记载,“倪家碶,额设碶夫一名”,管理责任落到了人。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5),镇海知县黄敬熙撰写《贵胜堰放水启板管理碑》,建立了规章制度。在民国十三年(1924)完成中大河疏浚和大寺堰修建后,又决定将余款和今后分年筹得的款子作为基金,支付河、堰日常管理费用,有了经费保障。 两堰的管理也会出现些纰漏。大约在清乾隆朝前,管理大寺堰的堰夫“嗜利私放船只,竟不下泥,致水不蓄”。过船堰头曾由一些无赖霸占,他们将船拔至堰顶搁着,开始对船家讲条件、谈价钱、敲竹杠,船家特别是外地船家万般无奈,只得付予高价,严重影响了堰地声誉。 河堰的运行是需要河道的配套。在上文提到的中大河十二次疏浚中,前八次是在两堰的运行期间,这无疑保证了两堰功能的正常发挥。东管乡地势略高,应该把该段的中大河拓宽掘深,上游的水才能畅通灌入。但在乾隆朝前期,“东乡之河反浅狭于上流,则潮源乌能逆行”?坊碍了两堰对东管乡中大河的作用。这一情况可能到清嘉庆十八年(1813)疏浚中大河后,才予缓解。 (六) 河中筑堰,在阻断了河上航运的同时,也在堰旁造成了航运的终点站、中转站、起点站与旅客、货物集散地的“三站两地”局面。这在以河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是形成或发展该地集市的利好因素。就是这样,在中大河这条宽广的主干河流上,贵胜堰发展了骆驼桥集镇,大寺堰形成了周边集市。 骆驼桥始建于宋建隆元年(960),以它为中心的骆驼桥集镇是到了清朝中期才“市场日繁,商贾云集”,而贵胜堰正是在此前的清前期迁建到骆驼桥西侧的。到了清末民初,骆驼桥集镇繁荣成商埠重镇,临中大河形成了东、中、西相连的三条街市,骆驼桥处于中街,而贵胜堰正为中、西两街的连接点。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骆驼桥集镇共有大小店铺九十八家和柴行、咸鱼行、蔬菜行等十一家,而紧靠贵胜堰边上则是一溜的牙行、柴行和蔬菜行等。骆驼桥集镇的每一个发展进程,无不借助了贵胜堰造成的“三站两地”的市场优势,特别是西街的形成,更是贵胜堰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果当初贵胜堰不迁骆驼桥,贵驷桥集镇的规模肯定还会大一些。 河堰“三站两地”的市场优势,同样作用于大寺堰这个小村庄。该小村自从建了大寺堰,便逐渐有了与船运相关的行当,尤其是船只的出租和修造更为兴盛,其中乐氏一姓便有乐全记、乐瑞记、乐益记三个船行。到了民国年间,仅在大寺堰西侧两岸,待租的船只日均有五十余条之多,可见租船业之旺盛。 河堰,在古代为规模较大、颇为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自然成为当地的一个地标。 贵胜堰在贵驷桥西侧时,堰旁一个胡氏聚居的村落,便被定名为堰头胡,该地名至今还在。贵胜堰迁建到骆驼桥西侧后,除了成为中、西街连接点外,还有多处以堰为名。堰旁,有一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的古庵,后来被称为贵胜堰庵;堰南堍,有条向南直通汤家池古村的路,被名为贵胜堰路;堰北堍,富户盛家在清中期建了一进大屋,该大屋便被称为堰头大屋,大屋边上的一条弄堂便被称为堰头大屋弄,住该大屋的盛家也被称为堰头盛家。 原先是个无名小村,因建了大寺堰便有了个新颖的村名,叫堰头。在清初,随着大寺堰集市的兴起,又因“寺”“市”在镇海方言是同音,民间开始将堰头村周边的几个自然村统称为大市堰村。大市堰村后来终于受到政府的正式命名,它包括堰头村及其周围的六个自然村。2000年6月,政府又将临中大河一线的大市堰、徐家堰、万嘉桥三个行政村组建成更大的新的行政村,并取这三个村名中的一字,命新行政村为万市徐村,直到现在。 参考资料 1、《嘉靖定海县志点校》,朱道初校注,东华大学出版社。 2、《乾隆镇海县志点校》,顾科明、朱道初点校,东华大学出版社。 3、《镇海县志》,洪锡范、盛鸿焘主修,王荣商、杨敏曾总纂,电子文本。 4、《镇海县志》,《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5、《宁波市镇海区志》,镇海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 6、《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镇海区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地图出版社。 7、《镇海历史地图册》,镇海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8、《宁波通史》,傅璇琮主编,宁波出版社。 9、《海天拾贝——镇海古塘古碶古桥古道》,镇海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宁波出版社。 10、《蛟川漫录》,郑毓岚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11、《行走与记忆——镇海地名古事》,林惠珠主编,西安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