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1岁男孩重度脂肪肝 13岁女孩重度肝硬化

医生:与孩子的肥胖程度直接相关

医生正在诊治患儿。

    看到小明的检查结果,市妇儿医院小儿内分泌科主任丁曙霞也吃惊不小,才11岁的孩子,脂肪肝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反映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竟超过正常值的10倍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错误的育儿习惯,导致肥胖儿童逐年增加,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来自市妇儿医院小儿内分泌科的病例,年龄最小的脂肪肝患儿只有6岁。

    他8岁时

    就已查出轻度脂肪肝

    7月下旬,11岁的小明被家人带到市妇儿医院小儿内分泌科,不定期复查肝功能。病史记录显示,小明5岁开始体重增长明显过快,人也变得越来越胖。8岁的时候,小明就已查出轻度脂肪肝,原因是过度肥胖,体质指数接近30kg/m2,当时诊断是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医生让小明开始口服护肝药物间断治疗。3年来,家人陪着他努力减重,指数回落到26kg/m2左右,但脂肪肝依然在持续进展。接连几年时间,小明每年的体重增加值都在5公斤以上。

    7月下旬的这次检查结果让医生大为吃惊,反映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竟然高达370U/L,而正常值只有0—35U/L。腹部B超显示脂肪肝。小儿内分泌科主任丁曙霞解释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血清值超过正常上限2倍到3倍,并持续两周以上,就表明有肝胆疾病存在的可能。该患儿这个指标那么高,已属重度脂肪肝。

    8月初,小明以肥胖症和肝功能异常收治入院。

    罪魁祸首是过度肥胖

    在该院的儿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正在写作业的小明。现在看上去,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肥胖。确实,相比其他的肥胖儿童,他属于比较好的,身高近1.5米,体重57公斤多,体重指数接近26kg/m2。家人说,小明这些年一直在控制体重。小时候并不胖,到4岁开始,胃口突然好得不得了,荤的素的,啥都喜欢吃,天天好像都吃不饱一样,刚开始认为孩子长身体,多吃点没关系,就没加限制地随他吃,结果那一年,孩子就猛长了7.5公斤,身体越来越胖。家人这才急了,带着孩子去看减重门诊,这期间查出轻度脂肪肝。

    跟很多人一样,小明的父母之前从没想过肥胖有这么可怕,以前都认为脂肪肝成人才有,结果竟然出现在了8岁孩子的身上。那时候开始,他们就给孩子服药控制脂肪肝,并通过饮食和运动,监督他减肥减重。孩子妈妈说,这期间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直都是100多,这次暑假可能是天气太热,运动少了,吃的东西又多,指标一下子又升得那么高。

    丁曙霞主任介绍,儿童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程度直接相关,肥胖是儿童脂肪肝的一个主要原因。肥胖儿童体内大量脂肪堆积,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使肝细胞中聚集过量的甘油三酯,诱发脂肪肝疾病。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的肝功能和脂肪代谢等均造成危害,并随肥胖程度逐渐增加。儿童期脂肪肝持续至成年会导致严重的肝脏及肝外疾病。

    13岁的她体重达100公斤

    小小年纪就患上了脂肪肝,令人痛心,但小明的经历并非个例。

    市妇儿医院小儿内分泌科曾收治一名13岁的青春期女孩,身高1.55米,体重却达100公斤,严重肥胖给她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尽的困扰。住院期间的检查发现,她已出现重度脂肪肝、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同时孩子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家长也没引起足够重视,高热量的饮食习惯,让小女孩越来越胖。女孩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外院消化科给她进行的肝穿检查,病理结果提示重度肝硬化,肝脏纤维化程度已非常严重,同时还存在肝功能显著损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发展为肝癌,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脂肪肝在儿童中尤其是肥胖儿童中的患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据介绍,市妇儿医院小儿内分泌科每年门诊和病房诊治的肥胖儿童大概在300到350例,其中80%以上的肥胖儿童伴有脂肪肝,年龄最小的脂肪肝患儿只有6岁。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马蝶翼 文/摄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