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17日 星期四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的手机里 有300多个医患群

这位社区医生 总是“将心比心”

励艳艳在门诊中。

    “励医生,我来了,最近我嘴巴管得很牢哦!”

    83岁的杨大伯是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励艳艳管理了十多年的老病人,彼此间十分熟悉。各项检查结果显示,杨大伯的指标都很正常,这让励艳艳很欣慰。背后的苦口婆心,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杨大伯是东北人,一直保持着北方的饮食习惯,食量也大。每次见到励艳艳,他就会热情地从兜里掏出一把糖分享。虽然坚持每天游泳,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拖了他的后腿,杨大伯先后被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

    前几年就诊时,励艳艳总是一遍遍地劝杨大伯要调整饮食习惯,但这种方式对于老人行不通,还导致他多次不按时复诊,使得指标反反复复。见这种沟通方式行不通,励艳艳调整了话术。

    每次一见面,励艳艳先表扬。“杨叔叔,今天看起来精神很不错,每天都在坚持游泳吧?”一说到自己爱好的运动,杨大伯就来了劲,自豪地说起自己的最高纪录。

    “是的,这个锻炼的习惯非常好,很少有人像您这么能坚持下来。如果再稍微控制一下饮食,那是锦上添花了!”励艳艳趁热打铁。

    从那之后,杨大伯的复诊都非常准时。在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的双重作用下,他的指标趋于稳定,这样的结果是他本人和励艳艳最期待的。

    杨大伯是励艳艳团队管理的800多位签约病人的其中一位,和杨大伯的多年来往只是她总结的众多经验之一。“老百姓喜欢认准一个医生,但是要建立彼此的信任不容易,这个过程就需要医生特别用心。”励艳艳说。

    慢性病管理需要连贯性,为了建立与病人的联系,励艳艳往往会主动提出加微信。现在,她手机里有300多个医患群,病人有疑问她往往第一时间给予回复。从医20年,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五星级家庭医生,

    “将心比心,我以后年纪大了,希望遇到怎么样的家庭医生?自己有了答案之后,就按照这个需要努力成为那样的医生。”励艳艳说。她的每一天都是充实、有意义的,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在家门口服务好每一位居民。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王巧飞 文/摄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