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2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本冬季高发、老人多发
如今夏季年轻人也多发

医生:基础疾病+频繁进出空调房导致心梗

    近期,宁波明州医院急诊科一连接诊了多位心梗患者。以往,冬天才是心梗的高发季节,为什么夏季这类病人也变得越来越多?医生了解后发现,他们的发病都和频繁进出空调房有关,忽冷忽热的气温再加上本身有基础疾病,诱发心梗。

    入夏以来已接诊过20多岁甚至12岁的心梗病人

    近日,43岁的王先生在家突发胸痛胸闷难忍、大汗淋漓,家人见状,立即将其送到明州医院急诊科就诊。

    谁知刚到急诊科,王先生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瘫倒在地,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持续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经过积极抢救,王先生心跳呼吸恢复,但神智还未恢复。

    这时,心内科李坤鹏主任赶来参加会诊,结合心电图结果,考虑是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后心跳骤停。李坤鹏立马通知介入科到位,与麻醉科、急诊科等多学科联合,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情况下,紧急为王先生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成功吸取血栓,置入支架,最终顺利开通血管。

    血管开通后,王先生意识开始恢复,生命体征也逐渐稳定,经过7天的规范治疗和观察,目前已经痊愈出院。

    “入夏以来,急性心梗一直比较频繁地发生,而且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以前大家可能认为心梗是老人多发,但我们已经接诊过20多岁,甚至12岁的心梗病人,所以心梗年轻化不容忽视,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 李坤鹏感慨道。

    李坤鹏介绍,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抽烟、肥胖、熬夜、压力大、心律失常、房颤等都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在这些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血管突然破裂,血液聚集,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就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王先生平时生活中危险因素存在比较多,爱抽烟、经常熬夜,血糖、血脂、血压也都控制得不好,再加上这段时间频繁进出空调房,忽冷忽热导致心血管系统紧张、循环系统变差,最后诱发心梗。之前接诊的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也是因为平时经常抽烟、熬夜,还有血脂高、肥胖等因素;而一名12岁的小患者,则是因为患有动脉炎,自身的基础疾病再加上温差大导致心梗。”

    对心梗病人心肺复苏操作要规范

    如果在外突发胸闷胸痛,超过15分钟持续不能缓解,伴有双侧肩背部放射痛、出汗、咽部有紧缩感,牙齿、下颌部疼痛,心律失常甚至意识丧失,需要立即拨打120或求助路人,尽量到有急诊能力的胸痛中心就诊。

    遇到有人突然昏迷倒地,首先拨打120,接着对患者情况判断:

    摸大动脉或颈动脉5-10秒,判断是否有脉搏跳动;呼叫患者是否有意识;趴在胸前听是否有心跳。

    如果都没有,考虑心梗发作,立即做心肺复苏,如有条件,还可以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不过,李坤鹏叮嘱,心肺复苏也存在危险性,需谨慎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肋骨断裂等情况。具体操作如下:

    在两乳头连线中间点,双手交叉,十指紧扣,手指翘起,掌根部用力,身体前倾——保持肘关节伸直——胸骨下陷5-6厘米(成年人),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双手不离开胸壁——频率至少100次/分,不超过120次/分钟,按压30次。儿童需单手掌根按压。

    人工呼吸:仰头提颏,保持气道开放——一手捏鼻,嘴巴张大包紧患者嘴唇进行缓慢持续1秒钟吹气——吹气时余光观察患者胸廓是否微微起伏——吹气结束——放松捏鼻再次进行吹气。

    按压、通气比例30:2,5次按压通气周期后重新评估。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姚璐璐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