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城区便捷的“轨道+公交”。市治堵办供图 |
地铁、公交车、自行车无缝对接,公共交通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市民绿色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围绕2023年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今年,我市将坚持交通治理与交通发展绿色低碳理念,继续深化推动以“轨道+公交”“公交+慢行”出行为主的绿色交通发展指标体系,鼓励采用绿色载运车辆,推动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 “原来从家里到国际会展中心上班,要老公开车送到地铁3号线高塘桥站出发,换乘1号线,再在海晏北路站换乘微11公交到单位。”家住鄞州姜山镇的胡女士说,“现在家门口就有地铁站,3号线直接换乘5号线民安东路站下车,走路几分钟就可以到单位了,非常方便。” 据了解,十年来,宁波相继开通运营轨道1号线、2号线、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一期和城际轨道3号线鄞奉段,累计投入运营轨道总里程185.18公里,基本实现主城区轨道交通对人口岗位集聚区的覆盖,轨道日均客流量达到77.6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市民能方便快捷地通过地铁自由出行。 百度地图联合相关机构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宁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中,70.97%的人能在1公里的步行范围内到达目的地。这一比例位居全国百城第10;平均只需步行847.24米,位居全国第7。也就是说,宁波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毛细血管”,对已选择绿色出行人群的支持力度,在全国已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 公交优先是我市治堵工作的中心和基础。今年的治堵工作,我市将继续深化推动以“轨道+公交”“公交+慢行”出行为主的绿色交通发展,加快推进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和市域(郊)铁路建设,优化常规公交线路,推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网的融合,夯实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和公交都市创建成果。 具体来看,在轨道交通方面,今年,我市将续建地铁3号线二期、4号线延伸段、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一期等城市轨道115.5公里,续建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等市域快速轨道125公里。 在常规公交方面,计划主城区新增公交专用道10公里以上,新建改造公交停靠站140个(其中港湾式46个),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00辆,建成验收公交首末站3个,新增、优化公共普通汽电车线路55条,另外新开通特色线路26条。 今年,我市还将落实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和鼓励绿色出行的奖励制度。积极开通往返主城区的单位通勤班车、单位职工接驳专车线路,积极出台或优化公共交通出行各类优惠政策,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提升。编制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规划,强化轨道站点、公交站点、非机动车站点之间一体融合,新增“三网融合”站点35个以上。同时,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推动公共自行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地铁、公交共同探索形成潮汐人群运力调配机制,建立非机动车换乘公共交通(B+R)的绿色交通模式,提高机动化公交分担率和绿色出行比例。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汤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