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读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2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心关爱“小候鸟”
来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写在“小候鸟”系列活动收官之际

“小候鸟”和宁波晚报记者在一起。

    “我希望,回家的时候他们能送我,开学的时候可以把我送到学校。”

    擦了又写,写了又擦,这是8岁的张静如思考良久,对爸爸妈妈提出的愿望。不是洋娃娃,也不是公主裙,简单的一个愿望,是她反复思考的结果。

    在老家,他们是留守儿童;在新的城市,他们又被称为飞来飞去的“小候鸟”。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宁波市流动人口为517万,可以说,在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基数下,“小候鸟”家庭是宁波不容忽视的存在。

    他们,都有哪些心声?

    1

    陪伴,共同的期盼

    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格外的亮,瘦瘦小小的张静如看起来不像一个已经8岁的小女孩。听到女儿的愿望,妈妈刘学珍瞬间哽咽。

    自出生起,张静如的爸爸就外出打工,刘学珍则在家陪伴姐弟三人。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养家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无奈之下,刘学珍只好从河南周口来到宁波,在一家服装厂开始了打工生涯。

    刘学珍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女儿一直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她的心里不是滋味。刘学珍知道,女儿可能要掰着指头倒数日子。

    “我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多陪我一起出去玩。”父母与孩子、亲情与温暖,一天又一天的陪伴才是共同的期盼。

    而“在一起”真的不容易。“小候鸟”飞到身边,父母却迫于生计,忙于工作,抽不出时间精力来陪伴孩子。从家乡到城市,没有小伙伴,一些“小候鸟”依旧“留守”。7月初,张静如早上5点就起床,坐上大巴,一路朝着期待的地方靠近,然而妈妈能陪自己的时间太少。

    2

    平衡,难找的答案

    在海曙区古林镇道成服饰的厂房里,机器轰鸣,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拿起衣服,一件接着一件操作。孩子们则聚集在工厂一角的房子里,一玩就是一天。

    车间主任王金凤的两个孩子也在其中,来自安徽的两姐妹分别叫做曾涵霜、曾涵雅。“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就用妈妈买的智能学习机打电话,一周打好几次。”姐妹俩一个活泼,一个安静,但说起妈妈,她们都有分享不完的话。

    来到宁波后,由于爸爸长时间驻扎工地,姐妹俩只能一早就跟着妈妈到工厂,自己找地方到处玩一玩,很多工友的孩子成了她们的新伙伴。

    “我们最想说的是,爸爸妈妈辛苦了。”姐妹俩很懂事,跟着妈妈工作了几天,在回家前将对父母说不出的心里话留在了纸上。

    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王金凤也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我也想过放弃老家的一切,卖掉房子就到宁波了,可是家里还有老人,他们上了年纪,都不能适应新的城市。”

    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孩子,王金凤夫妻俩只能选择最折中的办法:在外打工几年,再回到老家陪伴孩子。

    3

    融入,一致的努力

    两个月的团聚,如何让“小候鸟”安全过暑假的同时过得更快乐?成了很多爱心人士关注的问题。

    张钧鸿就是其中一位。十几年前,张钧鸿经营的工厂外来务工人员居多,于是在自己的公司找了一块空间,暑假到来,员工的子女可以在这里一起学习。

    除了开设一些基础的课程外,张钧鸿利用自己歌舞的专长开设了舞蹈、表演、主持等兴趣班,还结合宁波文化开设越剧班、甬剧班,“他们当中有很多孩子,连艺术的门槛在哪里都不知道,我想让他们能融入宁波,爱上宁波的城市文化。”

    就这样,张钧鸿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只为让“小候鸟”们能平安又充实地度过假期。

    ●写在最后:

    一个人的力量显然不够,自2012年起,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就在每年暑假组织开展关心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以媒体的力量,号召更多政府部门、机构、企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2017年至今的7年里,在宁波市文明办、宁波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共青团宁波市委、宁波市关工委、宁波市慈善总会的牵头下,关心关爱这些孩子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今年的宁波市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已经结束,这段时间,“小候鸟”们要陆陆续续回到老家,为开学做准备。

    来时小欢喜,去时小别离。

    来年暑假,还会有很多“小候鸟”来到宁波,想让他们与父母靠得更近,过得更加充实快乐,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记者 朱琳 袁先鸣 文/摄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