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24日 星期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无偿献血、登记器官捐献……

宁波这对医者夫妻的志愿情怀

宋珂迪夫妇同时献血。 受访者供图

    几天前,江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宋珂迪护士,收到了由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铜奖”的荣誉证书。

    作为江北爱心献血屋的一名工作人员,已经坚持15年无偿献血的宋珂迪,对无偿献血等志愿活动有着更深的理解。如今,她不仅坚持每年两次无偿献血,还报名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留取血液样本在中华骨髓库中,待配型成功去挽救血液疾病患者。刚过而立之年的她还早早完成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宋珂迪第一次献血,是在2008年5月下旬,汶川大地震后不久。当时年轻的她看到电视说血液告急,没有多想就走进爱心献血屋,撸起袖子,献了300毫升的全血,那年她刚好18岁,也是送给自己的最有意义的成人礼。从那以后,宋珂迪保持着每年献血两次的习惯。

    2016年,宋珂迪调到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久,就被借调到江北爱心献血屋。从以前的献血志愿者,变身服务献血志愿者,让她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的理解。每天跟无偿献血志愿者打交道,常常会有感动。2020年疫情,因短暂的出行管制,大街上的人少了,小区居民两天才出一次门,前来献血屋的人锐减,医院用血一度非常紧张。宋珂迪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些志愿者的电话,不少人欣然答应。在那样的特殊时期,特别令人感动。每天亲历着这样的场景,宋珂迪继续献血的志愿更加坚定。

    她不仅自己献血,还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献爱心,“组团式”一起参与无偿献血。如今,她的丈夫,宁波市第九医院的陈金委医生也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还成为造血干细胞和器官捐献的登记志愿者,到现在已献血4400毫升。夫妻二人每年两次,同一天牵手去献血,成了他们另一个特别的仪式。

    一日行善易,日行一善难。宋珂迪表示,奉献自己可再生的血液,可以挽救许多绝望的生命以及背后的家庭,只要身体允许,她会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顾佳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