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3-08/31/A2/9893869_ds-zhuay_1693397905402_b.jpg) |
代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一问一答,有来有往。 |
“我们企业就遇到跑了5趟还没办好的事儿,听说区行政服务中心开了一个‘办不成事窗口’,请问你们有什么机制能把办不成的事办成?” “甬江工业园在庄桥机场周边,受制于一些客观条件,企业增容调绿、加大技改投资都受到影响,请问你们如何帮企业破除发展瓶颈?” “企业有时一个月里要接受高达10多次检查,对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请问你们是如何统筹整合各类检查的,检查对象是不是随机抽取的?” …… 这些“麻辣味”十足的提问,出现在8月30日江北区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度重要情况通报会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专题问政会上。 当天,共有100余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参加,辖区内企业家代表全部参加,另有16位旁听公民列席。同时,江北区政府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齐聚一堂,面对现场代表抛出的一道道“考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代表当了企业“嘴替” 13个提问,麻辣来袭 走进会场,氛围感就一下拉满。 两个多小时的会议时间内,代表们始终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就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做好企业服务等相关工作开展问政。一问一答,有来有往。 记者有心地做了记录,13个提问可谓“招招贴肉”,代表们仿佛“嘴替”,问出了企业和群众共同关注的热点、痛点、难点—— “近年来,江北引入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院、浙大宁波工研院等科研单位,请问这些平台在引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哪些服务?” “江北搞了十多年的‘企业服务经理人’,但有部分企业却反应‘无感’。下步将如何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引进的核心人才、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建设江北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子女就读政策如何,能解决好后顾之忧吗?” “疫情后,全国旅游业都火了。江北的旅游市场却依旧不温不火。要提升江北的旅游人气,有什么好办法?” “银行的金融服务还是更青睐大企业,都说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如何促进金融单位为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现在我身边有不少企业都想‘走出去’,到国外设立生产基地,但又缺乏相关国际化的能力。政府有这方面的服务吗?” “国家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在政策落地上,能再‘精准投喂’吗,让中小企业有获得感?” “工业园区的停车难,已经严重到影响园区形象和营商环境了,还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有办法根治吗?” “近几年因大环境的影响,工业企业投资信心普遍不足,在提高工业企业投资信心方面有何举措?目前江北土地资源缺乏,请问我们的招商引资,还有哪些优势和重点?” …… “为了保证问题的含金量和精准度,在问政会前,区人大常委会就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征集问题。”江北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线下”通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队开展三个“一号工程”专题调研,各街镇人大举办主题“代表夜聊”,搜集相关问题;“线上”则通过12345热线、民生E点通、网络舆情等渠道梳理群众反映的高频事项,同时在“代表通”、新江北APP、江北阳光人大公众号等平台上征求代表和群众建议。如此“双管齐下”,确保问政问题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和民生关切。 没有发言稿,不照本宣科 政府部门负责人诚恳作答 问政会上,那股滚烫的“辣味”充满全场。记者了解到,区人大常委会对所有的问政题目进行了严格保密,为的就是让政府部门负责人实打实“红脸出汗”,确保问政更有力度、更加真实。 坦诚直面,不夸成绩、不遮问题,坐在代表对面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13个提问,从容回答。 “办不成事窗口”成了企业关注的焦点,它到底是不是万能?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接过话筒,向代表“揭秘”了窗口背后的故事。首先,他详细解析了办不成事的几种类型:第一是企业和个人提交了材料依旧办不成的;第二是不符合相关法规的;第三是窗口工作人员态度不好、服务不到位的。“对于能办的复杂事项,要给出时间表,三天或五天一定要向企业做办成的承诺。对同类型办不成事的,我们还要开会研判,到底症结卡在哪里,能不能破题……” 对于代表提出的检查过于频繁现象,江北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起身给出了回复,说明一般三类情况下会进行入企检查:一是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名单在内的;二是接到投诉和举报的;三是外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江北本地同类企业会进行一轮检查。“针对您提到的过于频繁现象,我们也会做好协调,在执法的同时做好企业服务。现在我们对首次轻微违法实施‘首违不罚’,就是助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新举措……” 如何让企业对“企业服务经理人”更“有感”?区发改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针对性匹配企业服务经理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对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组团式进行帮扶,助力江北企业更好地发展。 没有发言稿,不照本宣科,全程脱稿,各项数据和举措了然于胸。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在座的人大代表、企业家们交心地谈现实、说困境、聊前景,既探讨工作方向,也为企业发展加油打气。 值得一提的是,问政会还安排了满意度测评环节,代表们对部门的回答情况现场打分,部门“得分”情况现场公布。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办理落实情况将全过程跟踪 问政始于“问”,而不止于“答”,更注重“果”。 据悉,在问政会结束后,江北人大还将抓好整改推进的“后半篇”文章,让部门在问政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措施,汇总形成问政意见,交给区政府研究处理,人大相关委办加强对口监督,提问代表通过“代表督事”系统进行跟踪问效,督促部门承诺兑现,努力将“代表问政”打造成基层人大监督履职“样板”。 据介绍,自2017年江北区人大常委会举行重要情况通报会增设问政环节以来,到今年已连续坚持7年。每年江北人大都会选取事关江北改革发展大局和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问政,今年创新采用了人大代表现场打分满意度测评的形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回应群众和企业关切,提升行政效能。目前,代表问政活动已逐步形成了“代表问、政府答、人大督、代表评”的一项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打造出了江北人大又一新的工作品牌。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周寅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