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宸英手书《选诗类钞》未刊稿正文谢灵运《酬从弟惠连》批注局部。 |
|
1676年禹之鼎绘《姜西溟画像》。 |
据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消息,9月22日,“梦归水乡——姜宸英《选诗类钞》研究展”将在该馆开幕。 展览分为“如湛园者当不泯”“诗文倾折海内士”“翰林识鉴洞古今”三个单元,将系统展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藏《选诗类钞》未刊稿及题跋、蓝瑛《嘉木幽兰图》、天一阁藏《选诗类钞》未刊稿题跋、姜宸英临《兰亭序》等珍贵文物共计28件/套,涵盖书画、古籍、碑帖、影像等多类展品。 展览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联合主办,将于9月2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届时,还将举行姜宸英专题研讨会。 传奇的文物“合璧” 据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副馆长宋新新介绍,本次展览缘起于一场跨越三个多世纪的收藏故事。 姜宸英(1628-1700),字西溟,号湛园,宁波慈溪人。他是清初少有的集诗歌、古文和书法于一身的大家,知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忘年交,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 作为清初的一位“斜杠”学者,他年少成名,却屡试不第。70岁时姜宸英被康熙钦点为“探花”,却冤陷科举案,憾死狱中。 1673年至1674年间,姜宸英曾将萧统《文选》重新编辑,稍有删汰,集合为《选诗类钞》未刊稿。 姜宸英离世后,该书散佚两百余年,后经宁波城西董氏、姜氏同乡后学冯幵、鄞县学者童第德等递藏,蔡元培、马一浮、章太炎等三十余位民国文人名士为之题识,不知何时,分散为前后两段——天一阁博物院现存题跋部分散页若干,而手抄本正文主体部分与其余题跋于2022年重现于世,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所藏,实现文物的跨世纪“合璧”。 据介绍,《选诗类钞》未刊稿全四册“朱墨夹注,灿然盈目”,不仅有姜宸英悉心手录删选的《文选》古诗,更含有代表他独特诗学、史观的大量批注,另有名家题跋36条。 9月下旬,这部作品将在350年后首次以“合璧”形式完整亮相于世人眼前,这也是该书回归宁波故里的一次“文物回乡展”。 邀重量级学者梳理 据了解,围绕《选诗类钞》未刊稿及相关课题,主办方已邀请国内重量级学者先期开展学术梳理、研究工作。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鹏、天一阁博物院研究馆员陈斐蓉、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刘昊、人民文学出版社杜广学等专家都撰写了学术文章。 朱万章在文中表示:“使姜宸英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仍然是其在诗、文和书法方面的造诣。无论在当朝,还是后世,姜宸英都深得主流文人的推崇。”刘昊评述:“一件传承数百年的艺术品是时代变革的见证者。它的传递不仅让我们窥得数百年前艺术、文化与思想的变迁,更让我们感受到历代藏家对它的精心呵护与珍爱。”这些专家的文字都将收录于《西溟遗响——姜宸英辑〈选诗类钞〉研究》一书中。 展览空间方面,则邀请了法国注册建筑师、博物馆学家Margo Renisio女士担纲展陈设计,她曾参与卢浮宫改建工程。从展品到场域,该展将立体呈现清初雅集之风,带领观众进入姜宸英的内心世界,体会一场串联古今的心灵对话。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24日。在历时半年的展期中,博物馆方面还将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艺术教育活动,包括学术系列、大众系列和儿童系列。同时,还将推出“古风新韵”文创衍生品,包括国风茶叶礼盒、古风香皂礼盒、书法雅集套装、艺术杯垫套盒等,使文化艺术走入千家万户。 这也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与天一阁博物院首次联合办展,将为活化馆藏,共同守护宁波城市文脉作出贡献。 记者 顾嘉懿
|